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稀土对茶园增产及品质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常规分析方法、 生物痕量分析技术及酶活性检测等手段对茶园喷施稀土后的一些 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喷施稀土可明显提高叶绿素的含量, 有利于光合 作用; 增强了谷氨酸脱氢酶(GDH)、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及肽酶(PTD)等 酶活性; 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含量, 品质得分高于对照; 有利于  相似文献   
2.
茶叶中稀土总量的快速测定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汪东风  赵贵文 《茶叶科学》1998,18(2):151-154
根据ICP—MS法分析的茶叶中稀土组成,以La∶Ce∶Nd∶Y∶Pr=40∶25∶20∶8∶7混合的稀土为标样,采用湿法灰化和偶氮胂Ⅲ为显色剂,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656nm处测定茶叶中的稀土总量。该方法快速简便,适于基层卫生防疫部门大批量快速检测茶叶中稀土总量时应用。文中还对该方法与国标法、萃取分光光度法及ICP—MS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该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十五种稀土元素对棉花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稀土元素和混合稀土对棉花的效应主要是: 1、稀土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提高了棉株稀土含量,但不同稀土处理之间,前期差异不显著,此期棉株中稀土50——80%来自于根系所吸收的土壤稀土,20—50%来自于浸种供给的稀土。花铃期喷施稀土显著提高了棉株稀土含量,且不同稀土元素处理之间差异也极显著。2、大部分稀土处理与对照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但L.S.D测验结果表明,只有混合稀土和铥达到接近5%显著水平,分别增产9.6和8.2%。3、盛花期测定棉株稀土含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接近R=0.05水平)、稀土含量与钾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而钾与产量呈α=0.10水平负相关(r=-0.42),因此稀土可能主要是通过控制体内钾含量来提高产量的。4、稀土对棉花纤维品质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稀土元素的组成及存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1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相比,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1)、 光合速率(Pn)、 RuBPcase初始活性、 RuBPcase含量、 叶肉导度(gm)、 碳酸酐酶(CA)活性、 PSⅠ活性和PSⅡ活性均以NH+4+NO-3混合处理较高, NO-3处理次之, NH+4处理较低。 不同处理间的RuBPcase比活性没有明显差异。 各氮素处理的气孔导度(gs)与对照相比差异较小。 氮素营养  相似文献   
6.
铈元素对水稻老化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Ce浸种对自然和人工老化的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Ce处理 后, 自然和人工老化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都有明显提高, 呼吸作用增强 。 这是由于处理过的老化种子在发芽过程中SOD、 CAT和POD等保护酶活性增强, O2*-自由 基和MDA膜脂过氧化产物含量降低,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下降。Ce浸种处理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安徽省六种典型土壤中的十六种稀土元素。测定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壤中稀土含量以轻稀土元素为主,镧系元素的含量依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呈奇偶分布,从La到Lu,元素分布量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这与地壳中镧系元素丰度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PMBP一苯萃取分离、偶氮胂Ⅲ比色法测定稀土总量应用于土壤分析,并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单纯形优化法选取了萃取分离的最佳组合条件。测定了多种土壤,方法精密度1.4%、回收率为96~102%。  相似文献   
9.
镧对烟草叶绿体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荷格兰德氏(Hoagland)营养液中加入系列浓度的硝酸镧处理烟草苗,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烟草中稀土含量,结果表明:(1)处理的烟草幼苗中稀土含量分布为根>叶>茎;(2)烟草体内各部位的稀土含量均随外源稀土量的增加而增加。La(NO3)3对烟草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化学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证实:La(NO3)3在低浓度范  相似文献   
10.
稀土等叶面肥对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树新梢既是收获对象又是光合作用器官。业已清楚,光合作用产物不仅为茶树提供了大量碳水化合物,也为茶树的代谢、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碳架,因此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及持续高产优质都至关重要。然而茶树的光合作用强弱除与光照强弱、温度及水分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有密切关系,故采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作为不同叶面微肥喷施效果的评判指标较为合理。茶树叶面施肥,因其肥料利用经济、吸收快、还可同治虫、人工喷灌等结合,省力经济。在我国茶区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高产茶园,每年都进行多次叶面喷肥。因此叶面施肥将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