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探究不同光质萎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采用LED红光、LED蓝光、自然光进行萎凋处理,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制成红茶,测试加工红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学成分含量,并对红茶进行审评。结果发现,红光萎凋处理茶多酚含量显著性提高,滋味醇厚鲜爽,得分最高;蓝光萎凋处理水浸出物和咖啡碱的含量显著性下降,但外形、汤色、香气、叶底审评得分最高;LED红光和LED蓝光萎凋处理综合审评得分均高于自然光萎凋组。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年份茶副产品主要内含物含量,并提取重要成分咖啡碱进行综合利用。以2020年生产的红碎末茶、2010年生产的红碎末茶、2020年生产的红茶梗、2020年生产的绿碎末茶、2010年生产的绿碎末茶以及2020年生产的绿茶梗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以及利用索氏抽提法和直接升华法对茶副产品的咖啡碱进行提取利用。  相似文献   
3.
茶树生物量对于茶叶产量预测、茶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等至关重要。总结了前人对茶树地上地下部生物量的研究方法及其不足之处,发现测量计算茶树幼苗生物量的研究较多,测量计算成年茶树及大面积茶园生物量的研究较少。提出了今后在茶树生物量估算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光质的萎凋对婺源白茶品质的影响,选取上梅洲和婺源群体种两种不同茶树品种鲜叶,采用LED红光、LED蓝光、自然光萎凋处理制成白茶,通过分析成品茶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等含量,再结合感官审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光处理,LED红光处理后的酚氨比降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香气和滋味提升明显,香气更为持久、滋味更加醇厚,感官审评总分最高。本研究结果将为高品质婺源白茶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园中磷肥的利用效率取决于茶树体内与磷元素吸收、转运及生理利用等相关蛋白的协同调控,而磷转运蛋白(Phosphate transporter proteins,Phts)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茶树品种龙井长叶(Camellia sinensis cv.Longjing-changye)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首次克隆获得茶树磷转运蛋白编码基因Cs Pht1:4(Cs PT4)的全长c DNA。该基因全长1 642 bp,开放阅读框(ORF)1 620 bp(Gen Bank登录号:KY132100),编码53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s PT4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为59.12 k D,理论等电点(p I)为8.51;具有典型的Pht1家族特性:"6-亲水-6"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分布于质膜上,与Softberry软件预测结果一致。荧光定量PCR表明:Cs PT4在正常生长的茶树根、茎、嫩叶、老叶中均有表达,在老叶中的表达量较高,在根部表达量最低。低磷处理,根和叶中Cs PT4上调表达水平均先上升后下降;根部Cs PT4表达量48 h内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叶部。缺磷处理,根和叶中Cs PT4上调表达水平均升高;根部和叶部分别在72 h和48 h达最大值。本研究为茶树响应低磷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