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项研究采用目前国际上普遍公认的研究生物固氮活性的方法(乙炔还原-气相色谱法)对3种微生物固氮菌肥的固氮活性进行检测,并尽可能地排除检测过程中可能导致乙炔还原生成的乙烯和多种导致乙烯产生的非固氮菌因素,从而保证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在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不同产地的3种固氮菌肥进行了认真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和开发凝胶渗透色谱(GPC) 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分裂素,以群众杨叶片和烟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根据细胞分裂素标准品回收率的测定,得出最佳试验方法:80%甲醇研磨后4 ℃浸提24 h,抽滤,滤液离心,上清液加2滴氨水,40 ℃浓缩至干,用含3%甲醇的CH2Cl2 溶解样品,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过GPC纯化,最后HPLC外标曲线法定量。用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对所检测的细胞分裂素定性。测试表明:群众杨叶片中玉米素鲜质量含量439.501 8 ng/g,烟草叶片中玉米素鲜质量含量为617.995 7 ng/g。在植物样品中检测到的激动素(鲜质量含量49.473 9~124.712 4 ng/g)应为外源引入。研究结果表明,GPC纯化植物细胞分裂素后用HPLC定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沙蒿根、茎、叶和种子水浸提液的化感物质,探究其对沙米种子发芽的影响,为沙蒿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化感作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超纯水室温浸提沙蒿根、茎、叶和种子48 h,离心,上清液经萃取后得到酸性、中性和碱性浸提液。将3种浸提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组分含量进行分析,另一部分用于沙米种子发芽实验。结果沙蒿水浸提液酸性组分共检测到35种化合物,根的酸性组分主要为丁二酸(22.42%)和3,4-二羟基苯甲酸(13.13%);茎的酸性组分主要为丁二酸(25.81%)、咖啡酸(13.53%)、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2.12%)和2-羟基丙酸(11.13%);叶的酸性组分主要为3,4-二羟基苯甲酸(23.15%)、苯甲酸(16.62%)和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5.68%);种子的酸性组分主要为2-羟基丙酸(47.64%)和丁二酸(32.28%)。中性组分共检测到20种化合物,根、茎、叶和种子的主要成分均为2-呋喃丙醇,分别占检测到物质的62.28%、33.10%、47.42%、85.13%。碱性组分共检测到6种化合物,根中主要成分为乙胺(43.80%),茎、叶和种子中主要成分为2-羟基乙胺,分别占检测到物质的53.95%、42.45%、56.29%。沙蒿水浸提液酸性、中性和碱性组分对沙米种子发芽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酸性组分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碱性组分,影响最弱的为中性组分。结论沙蒿化感物质主要是酸性物质,在沙蒿与其他植物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部位水浸提液所表现出来的化感效应强度不同,表明化感作用与其含有的化感物质的种类与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对硫磷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以及残留在苹果上的对硫磷在储存期间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 ,对硫磷在苹果上消解半衰期为15.20—17.45d ;储存期间 ,残留于苹果上的对硫磷的消解半衰期为12.53—13.32d。在苹果树上禁用对硫磷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用气相色谱(GC)与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抑芽剂氯苯胺灵在土豆上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振荡提取,GC-NPD或HPLC法测定,提取液不需要净化处理。结果表明,该法在添加浓度为0.5—50μg·g-1时,平均回收率为96.0%±3.9%,变异系数为4.1%。GC法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2ng·g-1,HPLC法为3ng·g-1。  相似文献   
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水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五角枫叶片为实验材料,经预处理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植物组织中水杨酸的含量.该方法摸索出了使水杨酸与其他酸性(或杂质)组分很好分离的液相色谱条件,建立了植物组织中水杨酸的定性定量方法.用该方法测定水杨酸标样的回收率高于95%,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42%).用该方法对实际植物样品的分析也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的油松针叶油进行了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付立叶红外光谱(GC-FTIR)及气相色谱(GC)分析,利用Kovats指数,部分标样和标准谱图鉴定出44个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有33个组分为该种植物中首次报导),并与国外部分两针叶松的萜烯组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地检测马尾松毛虫取食、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和萜烯混合物处理4 h后损伤针叶、姊妹针叶(处理对枝)、系统上枝(处理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处理下枝)针叶内γ-氨基丁酸(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受害方式对马尾松苗木体内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的系统性变化有不同的影响.虫害、10 μmol·L-1茉莉酸甲酯和10 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GABA含量明显升高;虫害和10 μmol·L-1茉莉酸甲酯熏蒸使马尾松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的氨基酸总量降低;10 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马尾松熏蒸枝和系统下枝氨基酸总量略有下降,姊妹枝和系统上枝氨基酸总量升高.证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信号的报警信号分子,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虫食与熏蒸对马尾松苗木针叶酚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尾松为实验材料,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h后,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中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虫害、10μmol/L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酚酸含量除虫害后的系统下枝略有降低外,其他均明显升高。说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的报警信号,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代谢和分子作用机理,需要对植物激素进行定量分析。针对植物激素在大多数植物组织中的含量很低,性质不稳定,与其共存的次生代谢产物背景干扰严重,此外有些植物材料非常珍稀,材料量少的问题,以毛白杨叶片为材料,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植物组织中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的新方法,为植物激素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用异丙醇、水和盐酸(2∶1∶0.002,v∶v∶v)混合液4 ℃提取激素时,定量加入IAA、ABA、GA3、JA和SA内标(2H5-IAA、2H6-ABA、2H-JA和2H5-SA各10 ng,2H2-GA3 20 ng),激素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后,UPLC-MS/MS定量测定。乙腈?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 0.8 mL/min,柱温30 ℃,C18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MRM)、电喷雾电离源(ESI)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分析,内标曲线法定量。结果5种植物激素在5 min内实现完全分离,检出限为0.01 ~ 0.05 pg/g,定量限为0.05 ~ 0.15 pg/g。在实验所采用的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9 4 ~ 0.999 9之间,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 ~ 3.9%。经检测毛白杨叶片中IAA、ABA、GA3、JA、SA的含量分别为(74.38 ± 4.62)ng/g、(193.80 ± 6.04)ng/g、(674.67 ± 18.08)ng/g、(286.62 ± 7.48)ng/g、(746.02 ± 13.93)ng/g。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多种植物激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