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籼/爪交杂种花药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于籼/爪交杂种的花药培养基,以香125S与4个爪哇稻配组的F1花药为试材,选择几种培养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M8和FJ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培养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比较适合于籼/爪交杂种花药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籼爪交和粳爪交杂种在长沙、三亚两地农艺性状和干物质产量的表现. 由引进爪哇稻品种所配的籼/爪和粳/爪交杂种F1代表现为植株高大, 生长茂盛, 具有强大的干物质产量优势. 绝对干物质产量(单株穗期干重)为: 籼爪杂种>粳爪杂种>对照(籼籼交杂种), 干物质生产率(单株日干物质产量)为: 籼爪杂种>粳爪杂种>对照. 供试籼  相似文献   
3.
爪哇稻与其杂交种的性状相关性和超亲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爪哇稻在长沙表现为大穗、大粒、分蘖少、生育期长和植株高。培矮64S/爪哇稻组合在秆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方面存在正向超亲优势,在播始历期、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存在负向超亲优势,杂种秆高与父本穗长、杂种穗长和父本穗长、杂种每穗总粒数与父本每穗总粒数和穗长、杂种每穗实粒数与父本每穗总粒数、杂种千粒重与父本每穗总粒数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长沙和三亚生态条件下籼爪交和对照杂交稻品质性状的表现。籼爪交杂交稻在长沙的整精米率极显著低于对照。垩白粒率显著低于对照,精米长、精米长宽比均显著大于对照;而在三亚的精米长、精米长宽比极显著大于对照。籼爪交杂交稻在三亚垩白面积率比长沙极显著变小、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对照组合在三亚表现为整精米率、垩白面积率和胶稠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长沙生态条件下籼爪交杂交稻在整精米率、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面积率、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方面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在精米长宽比、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方面表现为正向对照优势。三亚生态条件下籼爪交杂交稻在糙米率、总精米率、情米长宽比和胶稠度方面表现出正向对照优势,三亚籼爪交杂交稻的糙米率、总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宽比和胶稠度对照优势极显著高于长沙相应性状的对照优势;三亚的垩白粒率对照优势显著高于长沙的垩白粒率对照优势;三亚的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对照优势显著低于长沙相应性状的对照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药用白甘薯西蒙1号(Simon-1)茎尖脱毒组织技术获得成功后,我们对脱毒再生苗后代进行了植物形态学的田间观察,并应用甘薯病毒指示植物巴西牵牛的感染接种和嫁接的鉴定方法,对茎尖脱毒后代再生植株进行脱毒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连续脱毒三代植株无病毒反应存在.  相似文献   
7.
用资100B与Ⅱ-32B杂交,F3代选株与资100A测交并逐代回交,从其后代培育出株叶形态好、抗稻瘟病、耐逆、配合力强、异交率高的优质野败型三系不育系炳1A,于2010年4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温对培矮64S套袋自交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培矮64S冷水繁殖的水温以21度比较适宜,19和17度亦可,15度冷水处理会降低结实率,明显延缓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水稻培矮 64S花药培养的几个条件 ,认为低温预处理天数以 7- 8天为宜 ,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宜采用N6或SK3。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草铵膦用量对耐除草剂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Bar基因的耐除草剂水稻品种和不耐除草剂的水稻不育系为材料,幼苗期喷施不同用量草铵膦,研究了草铵膦对不耐除草剂水稻幼苗的致死剂量以及不同草铵膦用量对耐除草剂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铵膦对不耐除草剂的不育系的软盘育秧致死剂量≤15mg/m2、厢面湿润育秧致死剂量≤30mg/m2;在幼苗期喷施一定剂量的草铵膦(15 mg/m2~75 mg/m2)对耐除草剂水稻秧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作用,秧苗素质不同程度下降;喷施草铵膦45 mg/m2~75mg/m2后的秧苗移栽大田后,生长发育有所延迟,但产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