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在五种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黄岗仓花蝽各世代的存活率及成虫的繁殖力。结果表明,该虫的世代存活率及成虫的繁殖力均以28℃下的为最高,36℃下的为最低。进而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数据,组建了该虫实验种群生命表,并用数学模型描述了温度与种群增长的关系,可用以预测该虫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形态仓双环猎蝽Peregrinator biannulipes Montrouzier在分类上属于半翅目,猎蝽科。国内只在福建长乐县及广东广州市、海南岛、中山县发现。成虫体呈深棕褐色,体上多毛。前翅黑色,缺楔片;革片黄褐色,中央有一纵行条纹,并有二个暗褐色大斑。触角近末端处及各足的腿节各有黑褐色环纹一圈。雄成虫体长6.4毫米,雌成虫体长6.9毫米。雌雄成虫的臭腺均开口于腹部第1节的背面。当成虫受惊后,即放出令人头昏的臭味。若虫虽有臭腺,但受惊后並不放出臭味。卵呈椭圆形,亮深褐色,端部有一卵帽。若虫体形似成虫。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在粮食作物田间生长期间抗虫性的研究开展较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收获后贮藏期间品种抗虫性的研究较少。Fermando(1959)研究了稻谷品种在贮藏期间对麦蛾的抗性之后,应用抗虫品种作为防治仓虫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手段,开始为人们所重视,继后有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品种抗仓虫的研究报道。Pandgy等  相似文献   
4.
在美洲斑潜蝇发生较重时期,利用阿维菌素,绿菜宝,蝇螟净,乐齐,蝇杀等10种农药防治来源大田中的美洲斑潜蝇,结果表明,60%的蝇螟净800倍和阿维菌素2000倍防效较好,施药1天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87%和82.24%,而80%蝇杀和1%环宝乳油相对效果较差,利用高脂膜,1.7%印楝乳油对美洲斑潜蝇的室内试验表明,30倍高脂膜能最佳抑制其取食,喷药5天后拒食率可达78.95%,也能有效抑制其产效,拒产卵率可达72.41%,产出的卵经高脂膜处理后,卵化离降为30.19%,而1.7%印楝乳油对美洲斑潜蝇的拒产印率,拒食率,抑制孵化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及飞行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ranch.田间自然种群中,幼虫期的死亡率最高,1、2、3龄幼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8.14%、50.86%、78.97%,幼虫期被寄生蜂寄生的概率随龄期的增大而增高,从1龄的1.44%上升到3龄的60.88%。应用微型昆虫飞行磨(Flishtmill)计算机联机装置对不同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雌虫飞行能力随日龄的增大而增强,3日龄最大连续飞行的时间为8.83分钟,距离为272.93m。雄虫以2日龄成虫飞行能力最强,最长的一次连续飞行时间可达25.00分钟,距离为882.88m。  相似文献   
6.
粉虱在昆虫分类上属于同翅目粉虱科的小型昆虫,成虫在翅、体表面披有白色蜡粉.为两性或孤雌生殖;其卵,若虫及伪蛹均在受害植物的叶反面固定生活.可排泄蜜露和泌蜡.除直接危害外.可诱发植物霉污病和病毒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褐飞虱及白背飞虱空中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为了研究褐飞虱、白背飞虱的迁飞规律,作者于1977~1979年夏季和秋季,在华中地区,用运五型飞机,携带自行设计的活动型捕虫装置,进行空中捕捉褐飞虱、白背飞虱的试验。三年间共飞行91小时58分,计13000公里,共捕获褐飞虱、白背飞虱1915头,占捕虫总数的53.71%。试验结果证实了这两虫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的中、长距离的迁飞特性,并探明了其空中迁飞的垂直高度、水平分布、虫口密度和迁飞种群的型式、姿态、生理状况、回迁动态以及迁飞起飞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种子处理防治病虫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处理防治病虫害,既能防止或减少种子和土壤传染病茵引起的种子腐烂、幼苗枯萎、猝倒病等病害及害虫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了产量,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主要处理方法分为拌种、浸种、包衣、丸粒化4种。  相似文献   
9.
凯安保用药量为:25毫克/米~2和10毫克/米~2;马拉硫磷为0.3克/米~2.有4种处理1、仓肉麻袋在堆垛时分层施药.2、仓内麻袋堆垛好后五面表面施药.3、仓内散堆小麦表面覆盖的麻袋上施药.4、露天堆垛以麻袋分层,堆垛五面及帆布上施药.试验表明:袋装小麦用10毫克/米~2或25毫克/米~2的凯安保处理,能保护储藏小麦免受虫害达3-6个月.  相似文献   
10.
杀虫植物苦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杀虫植物苦瓜(Moriordioa charantia L.)的历史与分布、化学成分、药理学及杀虫活性等方面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通过对苦瓜药理学及杀虫活性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为害虫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