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了构建预测木薯茎叶生物量的数学模型,调查了5个木薯品种茎秆的基部、中部、上部茎粗及茎秆长度和各个分枝的基部粗度、长度等形态学指标,并将生物量分为茎秆和分枝两部分,分别探讨这两部分生物量与相关形态指标的关系。通过多种模型的反复拟合比较,结果以主茎复合幂函数与分枝集合函数的统合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均方根误差RMSE为104.2,相关系数r为0.9110,拟合优度较高。并且本模型的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前人提出的预测木薯茎叶生物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对旱直播稻田杂草防效和水稻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播前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通杀1号,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剂稻草闭、扫茀特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草甘膦、通杀1号、稻草闭,扫茀特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1.42%、89.77%、85.63%、77.87%,其中稻草闭处理的株防效显著高于扫茀特;成秧率分别达到72.3%、68.7%、65.0%,64.8%,草甘膦、通杀1号处理的成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草甘膦、通杀1号处理显著提高了秧苗茎基宽、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单位苗高干重等指标,稻草闭与扫茀特处理的秧苗在这些指标上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草甘膦处理降低了秧苗POD活性、MDA含量,通杀1号处理则相反,两处理均升高了秧苗CAT活性;稻草闭与扫茀特处理均降低了秧苗POD、CAT活性,升高了MDA含量。这4种除草剂的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华南8号木薯光响应参数日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华南8号木薯的光合作用日进程,结果表明:华南8号的Pmax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9:00左右,“午休现象”不明显。午间叶片光合能力的轻微减弱主要受到非气孔因素影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参数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7:00~17:00,Pmax(CO2)变幅为:23.65~32.87μmol?m-2?s-1;a变幅为:0.0482~0.0683;LCP变幅为:30.60 ~50.78μmol?m-2 s-1;LSP变幅为:1845.64 ~2418.60μmol?m-2 s-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光合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是,a为RH,显著正效应;LCP为PAR,显著正效应;LSP为Cond和Vpdl,其中Cond为显著正效应,Vpdl为不显著负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Cond>-Vpdl;Pmax的主要影响因子是Cond、RH和Ci,其中Cond和RH为极显著正效应,Ci为不显著负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Cond>RH>-C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