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药剂处理种栽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剂处理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的效果。[方法]用多菌灵浸、拌种栽,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和根茎产量。多菌灵、百坦、粉锈宁拌种,设不拌药对照,播后不同时期调查死苗率。用6个菌株悬浮液浸种,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实测根茎产量。[结果]多菌灵处理有明显防病效果,浸种优于拌种,防效分别为54.1%和37.7%。百坦拌种的效果最佳,依次为粉锈宁、多菌灵,三者播后70 d的防效分别为100.0%、83.6%、53.9%;但播后130 d 3种药剂均已基本无效。芽孢杆菌B-5和B-6的防治效果极显著,分别为77.6%和79.2%,根茎增产分别为59.8%和76.8%。[结论]播种前药剂处理种栽,能有效地防治白术根腐病,但药剂的持效期有限;百坦、粉锈宁拌种的效果优于多菌灵。两个菌株悬浮液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白术根腐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腐病是白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危害大,防治难,必须运用综合防治方能奏效。作者通过田间调查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设计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不传播根腐病;带菌术栽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之一,从根腐病越重的田块所收获的术栽,其带菌传病的强度越高;用贮藏期间受潮伤热的术栽播种,根腐病显著加重;白术连作的,根腐病死苗率普遍较高,前茬为禾本科作物及薯蓣、黄芪、南星、补骨脂的发生较轻,前茬为棉花、甘薯、的发病较重;田间积水处的根腐病死苗率均比不积水的严重;根腐病发生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无显著相关性。建立无病留种田,术栽贮存中避免伤热受潮,与非寄主作物实行多年轮作,科学水肥管理等,是综合防治根腐病的重要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3.
豫北平原典型小麦-玉米轮作高产区节肥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当前黄淮海流域小麦-玉米轮作高产区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于2016年对安阳、鹤壁、新乡和焦作4市(豫北平原典型小麦-玉米轮作粮食高产区)的小麦、玉米生产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参照"3414"试验推荐施肥量进行节肥潜力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为8 352.75和9 063.60kg·hm-2;生产中小麦和玉米均存在不施用磷、钾肥的现象,施肥量与产量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即高施肥量未必对应高的产量;与推荐施肥量相比,小麦的节肥潜力为氮素40.6%~53.03%、磷素38.43%~44.94%、钾素-65.23%~-59.46%,玉米的节肥潜力为氮素31.47%~46.27%、磷素2.09%~12.17%、钾素-50.54%~-32.94%。说明这2种作物在生产中施肥状况均为氮多、磷少、钾不足,应当采取减氮、控磷、补钾的措施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粮食产量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河南省粮食生产变化特征,探析河南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小波诊断技术对1978—2012年河南粮食产量变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粮食产量波动存在5、10、20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并以10年和20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为主。综合3种尺度下的时间特征,河南粮食生产周期逐渐增大,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河南粮食生产目前正处于相对丰产期,但随后就会进入新的粮食减产期。所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均是正向的,他们的增加均会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但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大小不同,按影响程度次序为,粮食播种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乡村农业人员数量>化肥施用折纯量>农用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  相似文献   
5.
西瓜套种菊花—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菊花—夏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一般亩产西瓜4000kg,市场售价0.4~0.5元/kg;亩产菊花300kg,市场售价12~13元/kg,亩收入4000元以上。1西瓜套种菊花—玉米的理论根据1.1生育期不同播种时间不同西瓜生育期85~95天,菊花生育期160~165天,玉米在西瓜收获后播种,三者没有共生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