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近年来研究发现,p53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p53在哺乳动物胚胎着床和分娩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从小叶榕茎段和叶片中分离、筛选和鉴定抗菌活性内生细菌,以开发生物防治菌剂。采用组织块法和组织匀浆法分离内生菌,杯碟法和菌落生长速率法检测内生细菌的抗菌活性,通过培养特征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鉴定内生菌。结果表明,从小叶榕植物样本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细菌QYPT-B01的发酵滤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黑曲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今后可进一步研究该内生菌发酵液中活性物质的组分及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内生菌及其产生的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植物内生茵具有合成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功能,在生物防治、医药卫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从内生茵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产生和积累的影响、药用植物内生茵产生的活性成分的作用、研究内生茵与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关联性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内生菌研究过程中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药物植物内生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小叶榕抗菌活性内生菌的发酵条件,提高其发酵液生物量和抗菌物质的量。笔者采用单因子试验对小叶榕内生细菌QYPT-B01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确定了QYPT-B01菌株在本试验中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玉米粉3%,豆饼粉4%,K2HPO4·3H2O 0.3%,初始pH 8.0,装液量30%,接种量1%,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温度34℃。在上述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液中生物量达到峰值,测得OD值为7.95,与优化前相比较,OD值提高了52.0%(优化前OD值为5.23)。培养72 h,抗菌物质产量达到峰值,此时发酵滤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42 mm,与优化前相比较,抑菌圈直径提高了13.5%(优化前抑菌圈直径为23.28 mm)。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QYPT-B01菌株发酵液的生物量和抗菌物质的量均有明显增多,为后续分离纯化、鉴定其发酵滤液中的抗菌物质,探究其抑菌机制,开发生防菌剂或新型抗生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