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麦是辽宁省的重要粮食作物 ,1 998年全省播种面积 2 2万hm2 ,产量 7670kg/hm2 ,总产达 9亿多kg。小麦是辽宁省粮食作物中唯一可以在雨季到来之前抢收一季的粮食作物。同时 ,小麦又是作为前茬与其它作物间套复种 ,变一年一收为一年二收或二年三收 ,提高土地利用率 ,增加复种指数 ,创造高产 (吨粮田、双江田 )、高效益 (亩产值超千元 )农业的中心粮食作物。发展小麦生产可以促进我省耕作制度改革 ,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保证我省粮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辽宁省位于我国北纬 39°~ 43°,无霜期 1 40~ 1 65d ,年有效…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新品种沈免1167由沈阳农业大学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沈免91/L252//铁春1/3/辽春10/4/沈免96,于200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农审证字第948号).  相似文献   
3.
沈免2135是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免疫研究所通过品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8个世代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春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沈免91/L252//铁春1号/3/辽春10号.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辽宁省小麦品种水浇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特征特性 沈免2135为春性,生育期78 d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面微有蜡被,叶耳红色,剑叶略下披,成株叶片数8片.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株高85 cm,茎秆粗壮,韧性好,抗倒伏.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籽粒长椭圆形,红色,角质,穗长8~10 cm,平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0g左右.  相似文献   
4.
沈免 962 (原代号沈免 960 2 9)是沈阳农业大学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贵阳8333/辽春 1 1 /沈免 91 /3克 74- 686/远中 4//辽春 1 0 /5 /川农 82 - 1 /沈免 81 2 964//铁春 2。该品种于 2 0 0 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品种特征特性  春性 ,在辽宁麦区生育期 78d左右 ,早熟。幼苗直立 ,分蘖力中等。株高 80~ 85 cm,株型紧凑 ,群体穗层整齐一致。根系较发达 ,茎秆粗壮、抗倒伏。主茎叶片 8个左右 ,叶色深绿 ,叶面微有蜮被 ,叶耳浅红色 ,剑叶略下披。穗纺锤形 ,长芒 ,白壳 ,穗长 8~ 1 0 cm,小穗…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辽宁省小麦锈病、白粉病病原动态及新品种(系)的抗病性表现,提出了增强小麦品种(系)的抗病能力是当前我省小麦育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麦区小麦品种抗秆锈病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方麦区120个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系的秆锈病性的鉴定,分析了该区小麦品种的抗秆锈病现状,指出了寄主条件的大量存在是北方麦区小麦秆锈病流行危害的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7.
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对Garuda"s"无毒性的两个小麦秆锈菌系21C3CTR和34C2MKR对Garuda"s"进行了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并将Garuda"s"所含的抗秆锈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基因进行了异同比较。结果表明:Garuda"s"在2B染色体上含有Sr9b,它抗秆锈菌系21C3CTR,侵集型为0-2-;在6B染色体上携带抗病基因Sr11,它只抗34C2MKR,侵染型为0-;1;在5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21C3CTR和34C2MKR的抗病基因Sr30,它控制0-2的侵染型。对无毒性的菌系,Sr11对Sr30的抗病效应是上位的。此外,Garuda"s"对秆锈菌系21C3CTR的抗性可能是Sr9b和Sr30累加作用的结果,或许还有其它修饰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小麦秆锈、叶锈和白粉病是东北春麦区的小麦主要病害和抗病育种主攻对象.针对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品种对秆锈、叶锈和白粉病抗性现状,分析了小麦育种抗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持久抗病育种的策略;提出了采用多样化二线抗源、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丰产及优质种质导人、多基因积累和多抗性合成五个环节紧密结合的高产、优质、多抗的育种方法,加速二线抗源的利用,促进抗源的多样化,提高品种抗病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9.
东北麦区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多样化抗源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秆锈,叶锈和白粉病是东北春麦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和抗病育种的主攻对象。针对东北春麦区秆锈,叶锈和白粉菌毒性变异动态,通过抗病性鉴定,从国内外引进的小麦品种资源中筛选出对这3种病害有效的多样化抗源材料,并按其所含抗病基因的不同进行了抗源归类。其中:秆锈抗源9种基因类型30份材料,叶锈病抗源6种基因类型16份材料,白粉病抗泊9种基因类型67份材料。  相似文献   
10.
部分小麦种质资源材料对白粉病和锈病的抗性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新的抗病基因资源,对82份小麦种质材料分别进行了苗期和/或成株期白粉病、秆锈病和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苗期抗白粉病材料占供试材料的46.34%;抗秆锈病材料占79.03%;抗条锈病材料占53.33%.一粒小麦MO2、MO5、BO1、BO3、BO9、BO104,二粒小麦 PS5,普通小麦黔麦15、沈免2059、捷克G377、丰优3号、Fr81-12 和兰考5号对白粉病和秆锈病均表现抗病.栽培一粒小麦MO5和野生一粒小麦 BO1、BO3、BO9 对三种病害均表现中等以上抗性.对部分材料进行了田间成株期鉴定的结果表明,对秆锈病均表现高抗,与苗期一致;条锈病、白粉病表现与苗期抗性有差别.研究结果说明,供试材料对不同病害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一粒、二粒小麦对白粉病抗性较好,骨干亲本和外引材料及辽宁省区域试验参试品系对秆锈病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