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金粉1号"粉蕉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植株高度梯度处理,对其进行2次相等用量的多效唑树盘淋施,并对各处理植株新抽生叶片叶间距、株高、茎基围及产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多效唑矮化粉蕉的适宜施用时期。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对粉蕉产量性状无显著性影响,对粉蕉营养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植株叶间距明显缩短,株高降低,茎干比增加。其中T2(90 cm≤株高<120 cm)处理矮化效果最为理想,收获期株高359.4 cm,较对照显著降低20.9%,茎干比较对照显著增加5.7个百分点,果指长、果指周长、株产与对照相比稍有减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明  龙芳  莫天利  黄相  武鹏  何海旺  邹瑜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2):3460-3468
【目的】研究外源赤霉素(GA)对香蕉果皮解剖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影响及果锈防治效应,为香蕉生产栽培技术完善及香蕉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宝岛蕉为试验材料,在散梳期均匀喷布100 mg/L GA4+7于果实表面,以喷清水为对照(CK),田间对比观察果锈的发生情况,通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理化分析果皮组织结构、化学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香蕉果锈发生时期是抽蕾后60 d,且随果实膨大程度而加重,外源GA4+7处理采收期果锈指数较CK降低18.0%(绝对值);果锈的产生与果皮组织结构及胞壁木质化强烈相关,GA4+7处理采收期香蕉果皮角质层厚度较CK增加63.6%,表皮细胞大小和宽长比分别增加79.69 μm2和0.14,表皮细胞壁厚度降低28.4%; GA4+7处理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平均提高55.3%,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平均降低29.2%和18.0%,木质素含量与CK相比降低4.1%~41.3%,从而提高果皮细胞柔韧性,抑制果锈的发生。GA4+7处理对果肉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和钾含量及可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可显著提高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P<0.05),增幅分别为40.0%和11.8%。【结论】外源喷施100 mg/L GA4+7可有效降低果锈发生程度,且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在高品质香蕉栽培生产上具有潜在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Rehd.)雌雄异株,用种子实生繁殖育苗会出现雌雄、优劣混杂和分离,生产利用价值低,经济效益差.扦插或嫁接苗,由于受枝条或芽的母本性状、数量,成活率、季节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利用生物技术组培快繁的毛葡萄苗,可以不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种苗.毛葡萄组培苗从生根苗到营养杯苗大田定植,必须经历一个炼苗假植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假植成活率、成活质量与投入成本及日后的种植生产密切相关,是组培苗育苗成败的关键.现将毛葡萄生根袋苗的假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毛葡萄 (Vitisquinquangularis Rehd )雌雄异株 ,用种子实生繁殖育苗会出现雌雄、优劣混杂和分离 ,生产利用价值低 ,经济效益差。扦插或嫁接苗 ,由于受枝条或芽的母本性状、数量 ,成活率、季节等因素影响 ,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利用生物技术组培快繁的毛葡萄苗 ,可以不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种苗。毛葡萄组培苗从生根苗到营养杯苗大田定植 ,必须经历一个炼苗假植的过程 ,这一时期的假植成活率、成活质量与投入成本及日后的种植生产密切相关 ,是组培苗育苗成败的关键。现将毛葡萄生根袋苗的假植技术总结如…  相似文献   
5.
毛葡萄产业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葡萄组织培养,通常存在玻璃化和成本高、成活率低等问题,不利于产业化生产,从技术路线入手。探索毛葡萄产业化育苗新工艺,经多年研究及生产应用表明:在1/2MS BA0.0l~0.05 IAAl.0~2.0培养基上,培养光照强度1500~2000lux,温度27~30℃,采用组培微型扦插方式,可以实现毛葡萄组培育苗产业化。以塘泥:椰棣或河沙=2:1为基质,假植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根培养苗龄、假植基质等因素,研究了不同假植基质对不同苗龄香蕉组培生根苗假植成活率以及对假植苗假茎高度、叶片数、根系数、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苗龄的瓶苗于不同季节在椰糠+珍珠岩中假植成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苗龄的香蕉组培生根苗在不同基质中假植成活率有显著差异,在椰糠+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中假植成活率最高;不同苗龄也是如此;结合假茎高度、叶片数、根系数、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认为椰糠+珍珠岩为最优假植基质,在这一基质中假植成活率可达92%~99%,能够满足不同苗龄香蕉组培生根苗在不同季节对假植基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定量评估土地利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对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定量评估成都岷江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以成都岷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构建CMADS驱动下的SWAT模型来展开逐月径流模拟,并结合情景设置法,分别模拟研究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过程,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地、草地、耕地是成都岷江河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随时间推移,仅有林地呈少量下降,草地面积保持不变,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少量提高,其中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年变化速率最快;(2)构建了适用于成都岷江流域的SWAT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R2和NSE系数均在0.7以上,经过参数率定后的SWAT模型径流模拟效果较好,适用性高;(3)以202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为基准年,排除其他干扰因素,采用极端土地利用情景法,结果表明耕地具有增加径流的作用,林地和草地均具有拦截径流的作用,其中林地的截流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可为指导该流域和类似流域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老挝地处热带,毗邻中国,是香蕉最适宜种植区域之一。随着中国与老挝合作交流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赴老挝投资香蕉产业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文章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详细了解老挝香蕉产业的内部条件及外部因素,阐述老挝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提出中国企业在老挝地区发展香蕉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野生毛葡萄茎段离体培养和生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都安野生毛葡萄茎段腋芽进行离体培养,结果BA1.0 ̄2.0mg/L与KT1.0mg/L配比诱导出不定芽的效果理想;BA1.0 ̄2.0mg/L与IAA0.02mg/L配比,IBA0.4-1.0mg/L与BA0.1 ̄0.2mg/L配比对继代和生根培养的效果最佳。采用河沙和塘泥假植毛葡萄组培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评价毛葡萄品种野酿2号的芽变株系Y137,为两性花毛葡萄优良新品种(系)提供亲本材料.[方法]对野酿2号芽变株系Y137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的观察及测定,以野酿2号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芽变株系Y137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芽变株系Y137在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与野酿2号存在明显差异:芽变株系Y137幼果为圆形,野酿2号幼果为椭圆形;芽变株系Y137成熟期比野酿2号提早7~10 d;芽变株系Y137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野酿2号提高66.40%和90.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野酿2号提高15.5%.筛选出的9条引物共扩增出57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7条,多态性比例为12.28%,遗传相似系数为0.8772,说明芽变株系Y137与野酿2号的基因组DNA存在差异,但遗传背景相似度较高.[结论]芽变株系Y137部分果实品质指标优于野酿2号,初步判定其为野酿2号的优良芽变,可作为毛葡萄新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