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我们似竹而非竹,似桃而非桃; 红花碧叶,姿态并不那么妖娆。 喜欢三进位,枝枝叶叶都是三。 花冠三重,但每重都有五六瓣。  相似文献   
2.
“我们似竹而非竹,似桃而非桃;红花碧叶,姿态并不那么妖娆。喜欢三进位,枝枝叶叶都是三,花冠三重,但每重都有五六瓣。”郭沫若先生的诗,把夹竹桃描写得惟妙惟肖。然而就是这一观赏价值很高的著名花木,却屡遭被禁止的厄运,原因是有毒。夹竹桃有毒不假,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综合来看,它的可利用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在肇庆西江大桥北面,今沙街南侧一带,古为端州一景,称“白沙夜月”,现规划辟为公园,故取名白沙公园,又称桥头公园,面积4.8公顷。最近,市政府把建设白沙公园,列为1992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之一。今提出几点浅见,以期探讨。  相似文献   
4.
园林是自然风景的艺术再现,是绚丽多姿的彩色世界,是供人们游息赏乐的优美环境。色彩来源于光的照射,由于四时环境变幻,所以色彩变化无穷。据研究,人的眼睛可以区别十五万种以上的色调。园林的色彩直接影响游人的感情和游兴。如在色彩协  相似文献   
5.
漫步宝月公园,喜看茂林修竹,碧绿葱茏,婵娟挺秀,雅致清幽。竹是我国民族传统喜爱的植物,也是历代文人赞颂的题材。古往今来,竹被人们誉为刚直、虚心和高洁的象征。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赞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由此可见,前人何等爱竹,今人亦然。三十年前,陶铸同志曾到台山视察,他勉励人们,群策群力,广植竹子,变荒山为绿海。他临别之时,还语重心长地赠言:“祝大家成为竹  相似文献   
6.
肇庆是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今后要建设成为花园城市。为了加快建设步伐,必须振兴园林科学技术,高质量地发展园林绿化事业。故此,提出几点浅见,作为引玉之砖。一、统一规划,扩大绿地要建设好花园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合理的、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首先搞好“一江两岸三组团”(即西江两岸、端州区、鼎湖区和南岸镇)的绿地系统规划,其次是公园、花园、小游园等详细规划,使各种绿地均衡分布、比重合理和互相协调,成为点、线、面结合(以面为主)和大、  相似文献   
7.
城市园林绿化给鸟类提供了栖息的场所,为鸟类直接或间接供给食料,养育了成千上万的飞鸟。鸟类不仅是美化环境中充满生机的成员,而且担负着保护环境、保护园林的重任。特别是随着城市园林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