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膜下滴灌追肥时期和次数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膜下滴灌适宜的追肥时期和次数,在大田条件下,以青花7号为供试材料,在花生生育期施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设置等量施肥量下不同生育时期追施试验,研究膜下滴灌追肥时期和次数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时期追肥均有利于提高花生叶片光合性能并增加产量。就追肥时期而言,追肥效果为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就追肥次数而言,分次追肥效果优于1次追肥,即在3个追肥时期中,追肥时期越早、前期追肥量越大和分次追肥越有利于促进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提高,而分次追肥既有利于提高花生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又能缓解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下降。追肥通过提高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单株荚果数和出仁率而提高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而分2次追肥提高产量幅度最大,分3次追肥提高产量幅度反而下降。因此,本研究表明花针期和结荚期追肥有利于花生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肥料种类及其相互配合追施提高花生产量的效应,确定适宜的追施肥料种类和相互配施,为花生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研究在大田覆膜滴灌条件下,于花针期设置追施氮、钙、硼肥及其相互配施处理,研究了膜下滴灌追肥种类对花生结荚期茎叶干物重、矿质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针期追施氮、硼、钙肥及其相互配施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花生茎叶干物重、含氮量和积累量、含钙量和积累量、荚果产量,但单独追施氮、硼、钙肥效果不如氮、硼、钙肥配合施用,其中以追施氮硼钙或氮钙提高茎叶干物重、含氮量和积累量、含钙量和积累量、荚果产量的效果好。追施硼肥可提高花生茎秆、叶片含硼量和积累量,而与氮、钙肥配施则可促进花生对硼素的吸收积累。花生产量与茎叶干物重、氮积累量、钙积累量和叶片硼积累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茎叶干物重与茎叶氮积累量、茎叶钙积累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茎叶氮积累量与茎叶含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茎叶钙积累量与茎叶含钙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茎叶硼积累量与茎叶含硼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氮硼钙配施促进了花生对氮、硼、钙的吸收积累,增加了干物质量,进而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花生生长所需的适宜追肥量,提供花生高产高效施肥理论依据。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连续2 a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以不灌水不追肥处理(CK1)和只灌水不追肥处理(CK2)为对照在花针期设置4个追肥量处理,研究了膜下滴灌追肥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叶片和茎秆干质量在各期均表现为随追肥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于每公顷施尿素261 kg、硼砂30 kg、硝酸钙221 kg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不追肥处理,而花生总果针和入土果针数、荚果数和干质量、荚果产量、单株结果数、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出仁率则随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于每公顷施尿素131 kg、硼砂15 kg、硝酸钙132 kg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追肥量的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2017年T2(追施纯氮硼砂氧化钙各60,15,45 kg/hm~2)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48. 53%,46. 00%,2018年T2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8. 20%,34. 76%。各追肥处理下花生茎叶生长显著高于不追肥处理,促进地上部生长效果明显,但果针和荚果的生长随追肥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因此适量追肥既可以促进花生营养生长又可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提高花生产量,但追肥量过多易引起花生营养生长过度,抑制生殖生长,造成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从而降低产量。综上,适宜的追施量为公顷施纯氮60 kg、硼砂15 kg、氧化钙45 kg。  相似文献   
4.
旨在明确不同肥料种类及其相互配合追施提高花生产量的效应,确定适宜的追施肥料种类和相互配施方法,为花生科学追肥实现高产优质节本增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覆膜滴灌条件下,于花针期设置追施氮、钙、硼肥及其相互配施处理,探究膜下滴灌追施氮、钙和硼肥及其配合施用对花生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针期追施氮、硼、钙肥及其配合施用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花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SOD和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含量,延缓衰老;增加花生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产量。但单独追施氮、硼、钙肥效果不如氮、硼、钙肥配合施用,其中以配合追施氮硼钙肥和氮钙肥提高光合性能和保护酶活性的效果最好,增产幅度最大,分别比不追肥的对照增产26.51%~27.91%和22.15%~22.18%。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地上与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三种不同隔根方式,研究不同根系分隔、不同边行对花生及棉花功能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棉花间作降低了花生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且越靠近棉花行降低越多。在生育后期,与单作相比,间作花生的叶绿素含量降低4.62%~7.71%,尼龙网隔根与塑料布隔根处理较无隔根处理分别降低4.36%、3.24%;花生/棉花间作增加了棉花功能叶片SPAD值,越靠近花生行增加越多,隔根降低了棉花叶片叶绿素SPAD值。与单作相比,间作花生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了5.39%~10.12%,尼龙网与塑料布隔根处理的花生净光合速率与无隔根处理相比分别降低1.18%~5.00%、1.02%~3.36%,各处理表现为单作花生(hd)花生间作不隔根(w)间作塑料布隔根(s)间作尼龙网隔根(n)。各处理内部各行随着遮荫程度的减小,净光合速率增加,表现为边1行边2行边3行。间作增加了棉花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了胞间CO2浓度,间作棉花的净光合速率较单作增加24.42%~51.93%。塑料布隔根处理消除了花生和棉花根系的相互作用,间作棉花的净光合速率略有降低,但仍高于单作,与不隔根处理相比降低了14.67%~17.55%,各处理表现为间作不隔根(w)间作尼龙网隔根(n)间作塑料布隔根(s)单作棉花(md)。间作不同隔根处理间具有明显的边行优势,表现为边1行边2行,且根系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设施黄瓜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氮肥效率低、氮素损失严重、果实品质变劣等问题,采用田间原位试验法,在农民习惯施氮肥基础上设置不同程度减施氮肥处理,研究各减氮处理对黄瓜产量、品质、土壤氮素转化和氮素利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N3)较农民习惯施氮肥(N1)处理的黄瓜V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分别提高8.34%、8.18%、56.78%,黄瓜产量增加3.34%;同时较其他减施氮肥处理的黄瓜V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分别提高7.93%~15.42%、0.79%~37.05%、1.10%~40.00%,黄瓜产量增加1.28%~39.64%。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50%处理(N3~N5)的土壤残留氮累积较其他处理降低22.50%~28.22%,氮盈余量减少15.92%~37.19%。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N3)的氮肥农学效率高于其他处理12.32%~26.76%。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能够显著增加设施黄瓜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氮素损失、降低土壤氮盈余量,为设施黄瓜减肥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肥料种类及其相互配合追施提高花生产量的效应,确定适宜的追施肥料种类和配施方式,为花生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覆膜滴灌条件下,于花针期设置追施氮、钙、硼肥及其相互配施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追施氮、硼、钙肥相比,三种肥料配合施用后单株果针数、结果数和荚果干重分别增加了18.61%~24.0%,12.50%~23.00%和12.13%~21.60%,进而提高了产量,且氮、钙和硼肥配合施用促进了花生的地上部干重、主茎高和分枝数,有利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故以花针期追施一定比例的氮硼钙肥或氮钙肥能够有效促进花生营养生长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