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宜中低产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30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在中低产田种植,进行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广优3186、天优596、赣优323、天优1261等4个品种熟期适中,产量比宜优673(对照,以下简称CK)增产4.22%∽12.32%,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2.
2007年早季引进杂交早稻组合金优2155、T78优2155、中优2155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结果表明:T78优2155表现产量高、抗性好、不易倒伏,可作为上杭县南阳镇早杂优主要推广品种;金优2155、中优2155可作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3.
特优12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于2005--2006年在我镇晚稻区试.2007年参加晚稻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表现产量突出,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田间抗性好,米质中等,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克无踪免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栽培技术,具有快速抢时、节本增产、减轻劳动强度、不破坏土壤结构的优点,应用推广前景看好。笔者于2002年在上杭县南阳镇进行了不同留桩高度、施药量、泡桩时间正交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引进5个杂交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天丰优812产量最高,分别比汕优10号(CK1)、谷优527(CK2)增产9.41%和7.62%;泰优3301、泰丰优2098、深优9775分别比CK1、CK2增产7.96%~3.45%。并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特优158和福优158的产量显著高于汕优10号、汕优桂33和II优46;特优158穗期耐寒性最强,福优158和汕优10号的耐寒性相当,汕优桂33和II优46的耐寒性弱;特优158、福优158和II优46表现中抗稻瘟病,汕优桂33和汕优10号中感稻瘟病。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特优158以有效穗对产量影响最大,福优158和汕优10号均以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最大,汕优桂33和II优46以有效穗和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选育的两系晚籼杂交稻新品种福龙两优863(闽审稻2011F01)在上杭县5年试验示范表现。结果显示,福龙两优863具有优质高产、熟期适中、功能叶寿命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势性状。本文还总结了福龙两优863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籼糯稻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国家审定的籼糯品种、福建省主栽籼糯稻品种以及杂交籼糯组合作参试材料,分析其特征特性,并进行品种和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籼糯神农糯1号的产量最高,龙糯496次之,二者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均极显著低于神农糯1号;神农糯1号需用密度为20cm×20cm、龙糯496、鄂荆糯6号和闽岩糯需用16.5cm×20cm、宁糯605和越糯3号需用16.5cm×16.5cm种植,才能取得最高产量;龙糯496的米质最优,酿酒吸水率和出酒率最高;神农糯1号和龙糯496为中抗稻瘟病,其余品种都是感病。常规籼糯的生物产量低和每穗粒数少是其产量较杂交籼糯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T优898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谷优3301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龙岩市2008年开始试种,2009年在龙岩市农科所作双季晚稻、上杭县作烟后稻和双季晚稻示范种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好,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等特点。现将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