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选择1日龄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C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2%和0.4%的枯草芽孢杆菌粉剂,4周龄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鸡,心脏采血,测定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并测定平均日增质量。结果表明,B组肉仔鸡的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以及平均日增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0.2%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剂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添加剂(黄芪)对雏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黄芪作雏鸡饲料添加剂,观察对雏鸡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雏鸡0~56日龄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耗料量基本相同.雏鸡45和56日龄时,各试验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正常值%、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5日龄时,各组免疫抗体相对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3日龄时,各试验组的胸腺重和第4组的肝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6日龄时,第3组的胸腺重、第2和第3组的胫骨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在瘤胃背囊、皱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近端安装有双极胃肠电极及应力传感器的土种公山羊 5头 ,按自身对照设计 ,研究了双氯醇胺对山羊胃肠电活动及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β 激动剂双氯醇胺在功能上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作用 ,即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山羊胃肠道电活动和运动。与对照期相比 ,给山羊皮下注射双氯醇胺后 ,其瘤胃背囊、皱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近端的快、慢波电位振幅显著降低 (p <0 0 5) ,瘤胃运动的应力波值极显著减小 (p <0 0 1) ,但快、慢波频率无明显变化。瘤胃运动的应力波值与瘤胃快波电位振幅以及应力波延续时间与快波峰电位数间呈强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94± 0 32和 0 85± 0 2 7)。体外试验结果亦显示 ,双氯醇胺可使离体十二指肠段的快、慢波电位振幅减小 ,张力波值大幅度下降 ,张力曲线变得平滑  相似文献   
4.
饲喂IgG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两批选用 12 0 ,6 0头大白仔猪 ,出生 2 4h之内饲喂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制剂 0 ,4 80 ,96 0mg ,均吮食初乳。于仔猪 5 ,10 ,15日龄前腔静脉采血 ,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IgG、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红蛋白含量 ,并测定仔猪断奶时增重 ,哺乳前、后期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 :饲喂不同水平的IgG ,仔猪 5 ,10日龄血清总蛋白、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饲喂高水平IgG(96 0mg)的仔猪 ,5日龄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哺乳前期 (0~ 15日龄 )各处理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对照组 (P <0 0 5 ) ,断奶时增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选用 3 0 0只 AA肉仔鸡 ,随机分为 5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 ,分别添加 0 %、0 .2 %、0 .3 %、0 .4%、1 .2 %的有机微量元素。 7周后每组随机抽取 1 0只鸡 ,心脏采血 ,测定血清总蛋白、总氨基酸、血糖、α-淀粉酶、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并测定总增重、平均日增重、耗料量和料肉比。结果表明 ,添加 0 .3 %有机微量元素的肉仔鸡 ,其血清总蛋白、总氨基酸、血糖水平和α-淀粉酶、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其总增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6.
实验分 2批选用 170头大白仔猪 (40 ,130头 ) ,随机分为 5组 ,均食初乳。A组为对照组 ,其余各组均于出生后 2 4h之内饲喂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制剂 ,观察对仔猪 10、 2 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断奶时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喂免疫球蛋白制剂 10ml的仔猪 ,其 10、 2 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断奶时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 0 1)。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牛卵巢卵泡中葡萄糖-6-磷酸酶(G-6-P酶)和碱性磷酸酶(AP)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活性变化及其在卵泡内的定位。旨在探讨这两种酶的活性同卵泡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数量与AP和G-6-P酶活性阳性反应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酶活性阳性反应有腔卵泡数量多于腔前卵泡;但G-6-P酶活性阴性反应卵泡显著多于阳性卵泡,说明AP活性强于G-6-P酶。腔前卵泡酶活性位置主要在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上,而有腔卵泡酶活性位置主要在内膜细胞上。  相似文献   
8.
免疫球蛋白吸收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世纪末,Eldrich(1892)发现新生羊羔能够经初乳获得某种因子而使其生存率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1〕.后来Howe(1921)用电泳的方法比较了新生牛犊吸吮初乳前后血清成分的变化〔2〕,证明乳中的α、β、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多种蛋白质能以完...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分两批选用120头大白仔猪(40,80头),随机分为4组,均食初乳。A组为对照组,其余各组均于出生后24h之内饲喂不同剂量的血浆免疫球蛋白制剂,观察对仔猪5、10、15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IgG浓度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免疫球蛋白制剂900mg的仔猪,其5、1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5日龄血清IgG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5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微营养素对蛋鸡血液部分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4周龄京白蛋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己微量元素锌。 铜、硒,观察对产蛋鸡血清蛋白水平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激营养素可使产 蛋鸡血清总蛋白( p< 0.05)、清蛋白、血红蛋白含且升高,血糖含量下降,显著降低产蛋率下降幅 度(p<0.05),增加蛋壳厚度(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