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病毒主要破坏鸡体的体液免疫中枢,影响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以及使淋巴细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华鳖全血、无细胞血浆(CFP)的凝固指标及水的稀释作用对这些指标的影响来阐述其凝血特性,指标包括全血复钙时间 ( CT )及血浆的复钙时间 ( RT )、活化凝血时间( AC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 ) 6个方面。结果显示:1)本实验首次报道鳖无细胞血浆的ACT、APTT和PT分别为332.65 s、147.75 s和50.61 s,与哺乳动物存在差异,但CT、RT 和TT与哺乳动物没有差异;2)CFP复钙在10 min 内未凝固,而CFP稀释后血浆凝固;3)CFP稀释后ACT、APTT与未稀释相比缩短(P<0.01),PT无变化(P>0.05)。结论:稀释后的鳖CFP发生凝固,主要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过程,与外源性凝血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鲤鱼、鲫鱼和鲶鱼3种淡水鱼血浆中游离磷脂的有无,为探索3种淡水鱼凝血现象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加热兔脑磷脂凝血有效性试验检测加热磷脂的活性。以兔的PPP为基质血浆,用加热的鲤、鲫和鲶CFP为被检测血浆,混合后分别测定凝血时间,并测定其血浆中是否存在参与凝血的游离磷脂。将鲤、鲫和鲶CFP分别80℃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再与兔的不同稀释倍数(血浆∶去离子水:1∶0,1∶1,1∶2,1∶3)的PPP混合,然后各混合血浆再加入0.05mol/LCaCl2(2∶1),测混合血浆凝固时间。以3种未加加热鱼的CFP和兔的PPP混合血浆复钙时间作为对照。[结果]各试验动物血浆加热磷脂的APTT平均值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磷脂在80℃加热20min后,其凝血功能并未发生变化。家兔PPP、加热后的鱼CFP-兔PPP混合血浆、正常鱼CFP-兔PPP混合血浆3个试验组的平均凝固时间,加热鱼CFP-兔PPP混合血浆凝固最慢,正常鱼CFP-兔PPP混合血浆凝固最快,家兔PPP凝固时间居中,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浆复钙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鲤鱼、鲫鱼和鲶鱼的CFP中不含游离的磷脂,它们CFP在无磷脂存在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凝固。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病毒河北分离株F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GenBank中NDV的核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扩增,基因并得到长约1.7 kb的全基因片段,并将其构建到pMD.19T载体上.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全长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下载的13株参考毒株,基因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99.2%和96.9%~98.7%;但与IJasota、F48E9及Bl等常见疫苗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8.6%~91.5%.NDV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I-G119,属于基因Ⅵ NDV.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病毒主要破坏鸡体的体液免疫中枢,影响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以及使淋巴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鲤鱼、鲫鱼和鲶鱼3种淡水鱼血浆中游离磷脂的有无,为探索3种淡水鱼凝血现象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加热兔脑磷脂凝血有效性试验检测加热磷脂的活性,将80℃水浴加热20min后的兔脑磷脂分别加入兔的少血小板血浆、鲤鱼、鲫鱼和鲶鱼的无细胞血浆,测定各血浆加热磷脂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各试验动物血浆加热磷脂的APTT平均值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其凝血功能未发生变化;鲤鱼、鲫鱼和鲶鱼的CFP和家兔的不同稀释倍数的PPP的混合血浆平均凝固时间与对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鲤鱼、鲫鱼和鲶鱼的CFP中不含游离的磷脂,它们CFP在无磷脂存在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凝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