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鲜食糯玉米采后糖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了解鲜食糯玉米采后的糖代谢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变化。【结果】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含量都有较大下降;采后第1d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都达到峰值,之后直链淀粉变化不大,支链淀粉的含量略有下降,总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与20℃贮藏温度对比,贮藏温度为0℃时蔗糖、还原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低。【结论】鲜食糯玉米采后可溶性糖向淀粉转化的合成代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贮藏温度为0℃时能够延缓可溶性糖向淀粉,以及直链淀粉向支链淀粉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利容 《种子科技》2008,26(4):38-40
本文参考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章,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其总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了济麦22、济麦23、济麦229、济麦44和济糯麦1号等5个山东省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采后入仓期间籽粒的真菌污染以及呕吐毒素积累情况,分别在小麦籽粒灌浆期、成熟期和采后入仓3个阶段进行采样,对污染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基于18S核糖体DNA的ITS序列的分子鉴定,测定小麦籽粒生长发育期呕吐毒素积累情况。试验共分离到603株真菌,分属9个属,分别是镰孢属、曲霉属、青霉属、交链孢属、毛霉属、根霉属、毛壳菌属、篮状菌属和黑孢霉属;小麦籽粒成熟期真菌污染和呕吐毒素积累最严重;济麦22和济麦23受真菌污染最轻,其次是济麦44和济糯麦1号,济麦229污染最重。结果表明,小麦受真菌和毒素污染的程度与籽粒生育期和品种相关;小麦籽粒成熟期前是小麦病害与呕吐毒素污染防控的关键阶段,可以在小麦成熟期前采取措施对真菌污染和呕吐毒素积累进行防控;采收时避免交叉感染,防止入仓时小麦携带大量病原菌加重污染,这些均可作为小麦真菌病害防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鲜食糯玉米采后水分变化及对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分是鲜食糯玉米保持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鲜食糯玉米采后的水分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低温可以减缓水分散失速度,苞叶的存在则可以加速水分的散失。鲜食糯玉米采后放置过程中,5%失水量为其保持风味品质的临界丧失点。  相似文献   
6.
鲜食玉米具有串联一二三产业的优良属性,发展鲜食玉米种植、旅游、休闲、加工、贸易、服务产业,对于构建新型鲜食玉米产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鲜食玉米一二三产业现状和发展方向,从产品特性、消费者、产业者层面探讨了鲜食玉米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通过剖析当前存在的规划设计能力不足、种植业社会化组织不健全、企业深加工和产品研发能力欠缺等弊端,理清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短板。以可行性和发展短板分析为基础,从鲜食玉米产业实际出发,进行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设计,细分产业格局,强化产业利益联结,从根本上提高产业融合水平,实现农村产业跨越式发展。反之,产业融合发展也将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升级,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索收获期对玉米籽粒湿贮品质及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的影响.试验选用京农科728(JNK728)玉米品种,分别在20%~30%、30%~40%和40%~50%含水量下收获玉米籽粒进行湿贮,测定其呕吐毒素变化、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①随着收获期推迟,霉菌数量增加;20%~30%含水量下呕吐毒素含量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8.
谷子品种遗传差异的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对来自春、夏谷区不同育种单位的23份谷子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份品种的RAPD标记的多态性较低,13个引物共扩增出56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为4.31条,引物S30和S45都有7条多态性带,能够鉴别的品种最多为13个。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5时,23个品种可分为4类,不同生态区的品种可以归为一类,而同一生态区的品种也可以归为不同的类,基于RAPD的遗传相似性和品种来源地没有必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防腐剂是指微生物细胞及其代谢产物,其作用是通过杀死腐败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以改进食品质量和延长货架寿命.微生物素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研究表明,微生物细胞能产生许多具抗菌活性的物质,这些活性物质通过降低产品pH值、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细菌细胞膜的半透性等达到杀菌降菌、抑制腐败的目的[1].微生物素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食品安全、延长贮藏期以及保持产品风味.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及国家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995)颁布的小麦种子醇溶蛋白PAGE电泳技术鉴定品种的标准程序基础上,对溶液的配制、凝胶浓度、电泳方式等影响电泳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改良,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快捷、凝胶质量好、剥胶容易、分辨率高,比原方法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