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田间试验,对《水稻DUS测试指南》中21个标准品种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早晚季性状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受早晚栽培季节影响程度最大的3个性状依次是千粒重、茎秆长和穗粒数,茎秆直径受影响程度最小;各数量性状对应的标准品种受早晚栽培季节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竹云糯,其次是桂花黄和元子占稻,川7号和矮糯受影响程度最小;单株穗数和结实率对应的标准品种早晚季表现一致性较差,提出将单株穗数代码为7的陆川早1号更换为Tsukushiakamochi,结实率代码为7的Dasanbyeo更换为特矮选的标准品种优化建议;依据晚季水稻的分级范围对部分早季水稻的数量性状进行调整,调整后各标准品种分级代码早晚季水稻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多种发展微卫星标记(SSR)的方法,对基因组未测序的物种利用近缘物种引物进行跨物种扩增是一种简便方法。本研究利用马铃薯的640对SSR引物对茄子进行扩增,并利用获得的多态引物进行了12份茄子材料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2对引物能够在茄子基因组DNA上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引物通用率为30.05%;10对引物在随机选择的4份材料上有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类群与材料的来源、果实形态、颜色及青枯病抗性间没有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荔枝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中的数量性状是极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性状。通过对荔枝测试指南中数量性状的分级研究,以期为荔枝品种数量性状客观准确的描述提供技术依据,以确保荔枝品种DUS测试工作顺利开展。【方法】以74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荔枝品种为研究对象,对荔枝测试指南中9个数量性状进行观测,并依据各性状的特点选择最适的分级方法,对各数量性状的表达状态进行分级范围划分。【结果】9个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12.35%~33.09%,性状间相关系数分布在-0.14~0.75之间;正态性分析(K-S检验)结果表明,9个数量性状中有7个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分级,其他性状用极差法分级。【结论】对9个数量性状进行的分级范围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荔枝DUS测试数量性状描述分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瓠瓜是我国栽培的葫芦科蔬菜之一,在广东广泛栽培。为了拓宽瓠瓜育种基础材料,从国内收集了63份瓠瓜种质资源及品种,对其生长势、收获始期、瓜形、果皮颜色、果实重量、全生育期、白粉病发病情况等7个性状进行了调查;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势、收获始期、全生育期3个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白粉病发病程度与生长势、收获始期、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评价各材料在广州地区的市场、气候适应性,初步筛选到8份适宜广东种植的材料/品种。  相似文献   
5.
依据中国种业数据大平台发布的品种权保护、品种审定和品种登记等相关数据,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品种权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宣传、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以及优化育种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种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种业的发展是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植物新品种保护能够依法保护育种家的权利,规范种子市场、激励育种创新。近年来,蔬菜新品种保护工作蓬勃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蔬菜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