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拓展松脂二烯应用,探究了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的制备与应用性能.以Vapor Gard(VG)为对比,分别测定了两种松脂二烯喷雾助剂不同稀释倍数下的表面张力及在山核桃和红叶石楠叶片上的静态接触角,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两种助剂在红叶石楠叶片上的成膜形态.采用植保无人飞机喷雾,研究了戊唑醇药液中添加两种松脂二烯喷雾助剂...  相似文献   
2.
以天维菌素B、天维菌素B单糖苷和天维菌素B苷元为原料,经选择性C-5羟基保护,在C-13、C-4′和C-4″位引入不同酰基基团,合成了3个系列共23个天维菌素B酰化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对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以及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其中天维菌素B C-4″位衍生物的活性优于C-4′位衍生物及13位衍生物。化合物8e对小菜蛾和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最优,LC50值分别为9.2 mg/L和0.42 mg/L,化合物8b对朱砂叶螨的毒性最高,LC50值为0.0019 mg/L,均优于对照药天维菌素B。  相似文献   
3.
砂地柏杀虫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概述了杀虫植物砂地柏 (Sabina vulgaris Ant.)中杀虫活性物质的化学特性、活性强度、作用方式、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及进展。通过对砂地柏杀虫作用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为其开发和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植物土传病害,主要发生在湿热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呈向温带蔓延的趋势,木麻黄青枯病的发生与天气有直接关系,与木麻黄树种、树龄关系密切,与立地环境也有关,并从病害检测、致病机理、抗性育种及病害的防治等方面综述了木麻黄青枯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和氟虫腈对粘虫的毒杀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试比较了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毒剂阿维菌素、氟虫腈对粘虫的生物活性及体内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粘虫5龄幼虫的LD50为0.072 μg/头,而氟虫腈则为8.920 μg/头;阿维菌素的中毒症状分为麻痹期和死亡期,而氟虫腈的中毒症状可以明显地分为兴奋、痉挛、昏迷和死亡4个阶段。两种药剂均会造成试虫体内GABA和Glu代谢异常,其中阿维菌素可致Glu含量增加约1.8倍,使GABA的含量降低,在深度麻痹期仅为对照的71.3%;而氟虫腈可使Glu的含量先增加,在痉挛期达到对照的1.2倍,后降低至与对照同一水平,GABA则先保持不变,但粘虫昏迷后GABA含量降至对照的76.7%。  相似文献   
6.
树干注药对柳树叶片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注干液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虫啉·敌敌畏和敌敌畏·氧乐果)树干注射后对垂柳叶片内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树干注药后均可导致垂柳叶片内可溶性总糖及纤维素含量下降,下降程度与药剂种类及注药后时间长短有关。吡虫啉对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 6 d下降了28.31%;敌敌畏·氧乐果对纤维素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 6 d下降了19.16%。4种药剂注药后短期内均可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下降,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含量又明显上升。其中吡虫啉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15 d升高了21.31%;敌敌畏·氧乐果对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15 d分别上升24.94%和 20.32%。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 9种杀虫剂对北疆棉蚜的毒力 ,并与 1988年的测定结果比较表明 ,北疆棉蚜对各类药剂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发展较为缓慢 ,抗性倍数为 0 .3~ 6 .8,处于敏感和低抗水平 ;对溴氰菊酯处于高抗水平 ,抗性倍数达 118.2 ;对氯氰菊酯处于低抗水平 ;对灭多威的抗性发展较快 ,抗性倍数上升至 15 .9。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毒力最高 (L D5 0 =0 .2 7ng·头 - 1 )。  相似文献   
8.
新型杀菌剂丙烷脒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丙烷脒属烷基脒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医药上早有应用和研究。美国NZYM公司在一次偶然事件中发现了该类化合物中的戊烷脒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rerea)的抑菌活性,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戊烷脒的抑菌活性得到了确证。自1999年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与NZYM公司合作,开始致力于将该类化合物开发成为农用杀菌剂的研究。经过近6年的研究,已将该类化合物中的丙烷脒开发成了一个新型杀菌剂品种,完成了丙烷脒原药和2%丙烷脒水剂的农药产品登记,申请了国家农药发明专利,使丙烷脒成为了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丙烷脒同系物的活性研究戊烷脒的抑菌活性最先被发现,在一系列的室内外试验中,其对灰霉病菌表现出优异的活性,但对其进一步研究发现,戊烷脒存在合成原料供应困难、合成收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戊烷脒在农用杀菌剂方面的开发应用。能否在戊烷脒同系物中筛选出合成原料易得、合成收率高,同时又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成为该类化合物能否开发成农用杀菌剂品种的关键。为了解决戊烷脒开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合成了戊烷脒同系物乙烷脒、丙烷脒和丁烷脒,并对各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以番茄灰霉病菌(Boty...  相似文献   
9.
基于松油烯-4-醇的研究成果,合成了其酰胺、硫酯、酯、醚等11种衍生物。检索结果表明,其中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酸甲酯、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酸乙硫酯、N,N-二甲基-[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酰胺、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酸甲酯、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酸乙硫酯和N,N-2-甲基-(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酰胺等6种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秦岭山区204种植物对粘虫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粘虫为试虫,对采自秦岭山区的204种植物样品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有87种对试虫有50%以上拒食或毒杀效果,其中菊科21种、蔷薇科7种、毛茛科5种;大花金挖耳、蓼子朴、天明精、南蛇藤、遏兰菜、巴东醉鱼草等植物对试虫的拒食和毒杀效果均大于80%,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