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2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性引诱剂用于蔬菜害虫的预测预报和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是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应用三种性引诱剂预测预报三虫,具有灵敏高度、高峰清晰、规律清楚、省工省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别名五花虫,是危害十字花科、豆科、天南星科、茄科、葫芦科等科20余种作物的主要灾害性害虫之一。在我地大发生代别为3,4,5代多在夏秋高温季节发生,导致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为此,以多角体病毒(NPV)类农药进行防治试验,以筛选高效、低毒或无毒的生物农药,供生产选用。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A.虫瘟1号,广州市中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B.环业2号,河北石家庄市环业生物农药厂产;C.NPV10亿/g,湖北天门市生物药厂产;D.10%氯氰菊酯(灭百可),美国氰胺公司产;E.5%抑太保,日本石原…  相似文献   
3.
大花黄牡丹枝条二次发育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涛  陈庭巧  唐英 《园艺学报》2021,(1):117-126
在西藏林芝地区和河南芍药科迁地保护中心观察了中国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Peaonia ludlowii)的枝条发育。结果表明:大花黄牡丹春季花枝在花期前后第2次萌发枝条,二次枝秋季并不"枯枝退梢",这是区别牡丹组其他种和栽培品种的特征之一。二次枝顶芽分化成具花、叶原基和腋芽原基的复合芽,从分化起始到开花结实历经3个年周期,约17~20个月。二次枝的生长、顶芽分化与种实发育同步并可增加群落冠层高度。非采挖性砍伐有利于枝条更新。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省镇海县(1955—1986)、慈溪县(1953—1986)历年晚稻穗瘟发生程度的系统分级资料,分轻(1级)、中(2级)、重(3级)三级,采用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作出1984、1985、1986连续三年的超长期预测检验值。由概率转移矩阵得出状态之间演变规律,考虑信息量,预测出两地各连续三年的发生等级,均与实测值相符;同理预报出1987年晚稻穗瘟在镇海县属轻发生年,在慈溪县属中发生年;得出在两地不会大流行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几种生物农药防治小菜蛾药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几种生物农药防治小菜蛾药效比较明确 ,2.5%菜喜悬浮剂和0.9%虫螨克防治小菜蛾效果最好 ,两者防效和持效时间相似;5%抑太保乳剂的速效性和防效均低于上述2种药剂  相似文献   
6.
7.
棕榈蓟马〔Thripspalmi(Karny)〕是90年代初在我市新发现并上升和猖獗为害的害虫,为害5科13种作物;为渐变态昆虫,成虫具有趋光性和嗜蓝色特性,全年有3个为害高峰,用蓝色PVG板(20cm×30cm)诱测成虫,进行测报;选用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g/667m2,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定引种栽培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及其顶芽生长发育特点、引种地和原产地花芽分化进程,为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河南栾川引种栽培的成年株大花黄牡丹为对象,观测其二次枝及其顶芽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大花黄牡丹在引种地(栾川和拉萨)及原产地(林芝)三地的二次枝顶芽花芽分化进程。  结果  (1)在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9月中旬,其中5月上旬—6月上旬为生长高峰;但部分花枝的腋芽发育停滞,不形成二次枝。(2)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可分为三类:第1类占比28.57%,于7月中旬形成顶芽并开始花芽分化,次年正常开花结实;第2类主要位于花枝/果枝中下部,形成顶芽但不分化,次年仅营养生长;第3类不形成顶芽,入冬后至次年春受冻干枯。(3)原产地林芝大花黄牡丹二次枝56.25%的顶芽可分化成花芽,次年开花结实,未观察到第3类二次枝。(4)在引种地和原产地,大花黄牡丹的二次枝顶芽分化过程一致,历经6个分化阶段后,最终形成含1个主花蕾、2 ~ 3个侧花蕾、腋芽原基和叶原基的复合芽,主花蕾较侧花蕾分化时间早;腋芽原基位于第3 ~ 4个叶原基基部,次年在花枝上发育形成新的二次枝。(5)引种地和原产地顶芽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引种地栾川分化起始晚,历时相对较长(88 ~ 97 d),引种地拉萨及原产地林芝花芽分化较早,历时相对较短(近70 d)。  结论  栾川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花芽分化比例低,分化起始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但能够形成稳定且正常花芽分化、开花结实的二次枝,其自然环境可作为选择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地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连粳4号是由连云港市农科院以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获得高产稳产的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梨木虱在梨树上的序贯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浙江东部沿海地区梨园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梨木虱在梨树上的序贯抽样技术.结果表明:中国梨木虱的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回归方程为=-0.59 1.41,相关性极显著;以Iwao的序贯抽样为基础,结合Kuno的序贯抽样提出复序贯抽样技术,防治指标上限T0'(n)=3n 24.92n,下限T0″(n)=3n-24.92n,截止线T(n)=(-0.59 1)/(D02-(1.41-1)/(n))(t=2,D0=0.15),最大的样本数为n=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