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62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62篇
  84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辣椒品种性状、产量的影响,以适宜机采的辣椒‘辣研102’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种植密度(P0:38 480株/hm2、P1:51 307株/hm2、P2:76 961株/hm2、P3:102 615株/hm2),分别于贵阳、遵义两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辣椒株高呈增加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辣椒根部、地上部生物量均在高密植条件下(P3)时达到最小。辣椒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高密植处理条件下(P3)达到最大,发病率分别为41.67%(贵阳)、43.33%(遵义),病情指数分别为31.05%(贵阳)、29.86%(遵义)。过高的种植密度导致单株辣椒光合作用大幅下降:P1、P2、P3处理条件下光合速率分别较P0处理显著降低13.94%、24.73%、29.66%(遵义);P1、P2、P3处理条件下辣椒叶片蒸腾速率较P0降低10.02%、19.81%、42.12%(贵阳)。辣椒总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商品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商品果产量在P1条件下获得最大值,相对于P0、P2、P3贵阳辣椒商品果产量显著提高了16.43%、32.81%、41.67%,遵义提高了20.25%、26.67%、61.02%。综合辣椒生长与商品果产量,贵州机采辣椒‘辣研102’最佳种植密度为51307株/hm2。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道炎症在养殖生产中非常普遍,但往往不能得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本文从产道流脓的危害、原因入手分析,最终提出一系列的防治方案,望给同行带来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后期 ,由于国家实行集资办电政策 ,农村电网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农村供电结构也有了较大改善 ,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八五”期间河北南网虽然新增 110 k V变电所 4 0座 ,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用电的需要 ,十几年来 ,河北南网县及县以下用电量平均年递增达到 14%以上 ,由于供电卡脖子现象仍十分突出 ,农村经常发生停电和限电。110 k V变电所建设滞后的原因 ,主要是工程建设造价太高 ,新建一座 110 k V变电所一般投资都在 2 0 0 0万元左右 ,到 1997年底河北南网大部分县只有 1座110 k V变电所供电。另外 ,仍有 1个县还…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某肉种鸡场,2005年年初有4批肉仔鸡发生以瘫痪、运动不灵活、眼神迟钝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传染性脑髓炎(AE),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传统水稻育种技术最主要瓶颈是选择效率低和周期长。为了提高水稻优异材料选育和杂交稻组配效率,创新水稻分子育种策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多基因聚合和早世代杂交组配,展开水稻恢复系分子改良和杂交新组合的调查评价。供体亲本H318与恢复系亲本华占进行杂交,通过选择和设计关键有利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技术,将Wxb、fgr、Xa23、Pi2、Pi46以及Pita 6个稻米品质、香味、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相关功能基因进行聚合利用。通过多世代的田间生物学性状调查,米质、抗性等表型鉴定,获得14份以恢复系华占为遗传背景,目标基因纯合的优质、双抗和香型稳定的水稻株系。依据材料稳定遗传特性,将改良后代株系与生产应用的不育系进行测配和组合的调查评价,筛选获得潜在优良杂交稻。在育种进程中采用"多基因聚合-早世代组配"策略,实现多个有利基因快速聚合,定向改良稻米品质和抗病性等关键性状,并且促进杂交水稻组合的高效选育。  相似文献   
6.
成都郊区农业乡镇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成都郊区农业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意义重大。 【方法】文章选择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建立浅丘、平坝不同地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样区各 2 个,通过 2013 年和 2018 年分辨率优于 1 m 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计 算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该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2013—2018 年该地 区农业用地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园地、设施大棚和坑塘水面等占比上升,耕地和林地占比下 降。(2)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为耕地转出与园地转入,其中耕地主要转为园地、设施大棚和 建设用地,分别占转出面积的 64.1%、15.3% 和 12.5%;园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地,分别占 转入面积的 83.2% 和 11.5%。(3)浅丘、平坝不同地形农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不同,显著影响农 业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浅丘区以耕地和林地转为园地为主,平坝区以耕地转为设施大棚和果 园为主。【结论】成都郊区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类型、规模化趋势改变了该地区农业土地利 用格局、提高了土地集约化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子总RNA提取在水稻分子遗传基础实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质量水稻种子RNA的获取难度高,极大阻碍了cDNA文库构建、RNA-Seq和基因表达分析等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为了探讨水稻种子总RNA提取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找合适的水稻种子总RNA提取方式,本研究通过比较Trizol法、GeneMark试剂盒法和艾德莱试剂盒法3种不同的提取方式、不同的耗材处理方法、研磨方式等不同因素改进水稻种子总RNA的提取效果。不同的检测结果显示,艾德莱多糖多酚提取试剂盒能够提取到28S、18S条带完整、降解少和纯度高的水稻种子总RNA;不同耗材处理方法中,蛋白酶K处理过的耗材提取的总RNA比另外两种方法处理过的耗材提取的总RNA降解更少,28S和18S条带更清晰和完整、总RNA质量最高、效果最好;而研磨方式上,液氮冷冻研磨法能够有效抑制RNA酶对RNA的降解。本研究对水稻种子RNA提取过程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改进,为促进以水稻种子为研究对象的分子实验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9.
CRISPR/Cas9系统可对植物的内源基因进行有效定点编辑,为作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以感病水稻品种丽江为材料,抗病基因OsCOL9为靶基因,探索该系统对水稻内源基因定点编辑效率以及获得有研究意义的突变体。OsCOL9基因CDS序列全长1 266 bp,编码一个422 aa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45.6 k Da,蛋白质结构的N端含有B-box结构域,C端含有CCT(CONSTANS、CONSTANS-Like、TOC1)结构域。设计4个长20 nt的guide RNAs(gRNAs)靶点,靶向编辑OsCOL9基因的CDS起始区域以及外显子的末端,分别由U3、U6a、U6b以及U6c启动子驱动,提取T1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并对编辑位点附近的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1材料中OsCOL9的碱基缺失数最多可达59 bp,突变次数最多可达11次,取得较好的基因编辑效果。同时本试验出现了脱靶效应,因此着重探讨了降低脱靶效应的方法。由于CRISPR/Cas9系统在进行基因编辑时没有外源基因的导入,加上该技术的快捷、简便,对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的结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为帮助金丰公司解决小麦匀播机排种不均、下种深浅不一、送土拥堵、覆土不均、排种箱容积小、工作效率低、橡胶履带易损、机具寿命低、一般工作周期3~5亩等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入驻金丰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一起研究实验,攻坚克难,历经半年在原有机型的基础上完成攻关,完成了排种机构的改进。1研发思路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