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英国红和品芸2号2个菜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9万株/hm~2、15万株/hm~2、21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对其开花和结荚习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开花顺序为中→下→上,成荚率在23.8%~43.3%;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小区产量则表现为上升趋势;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2个品种的不同处理在籽粒鲜质量上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籽粒干重均表现持续上升趋势,至成熟时期籽粒干质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吡虫啉不同配比和不同剂量对大小粒径绿豆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的安全性,通过室内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粒径‘白绿11号’和‘科绿1号’绿豆种子发芽率,比较不同温度下二者胚芽和胚根长度,且结合田间播种试验,得出结果:20℃以上(包含20℃)两个品种发芽率无明显差异,但吡虫啉剂量大的处理的胚芽和胚根长度都明显低于对照,差异显著;20℃以下各品种吡虫啉剂量小的处理的发芽率较对照无差异,剂量大的处理均明显低于对照,胚芽和胚根长度都与对照差异显著;田间播种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室内试验结果,更明确吡虫啉不同配比大田拌种的安全性。试验表明按药种比1:100拌种,吡虫啉配比≤40%,播种土壤含水量≥20%时,对大粒径绿豆安全性较高,为种子拌种防治绿豆蚜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蚕豆田除草剂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阔叶杂草除草剂复配1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对蚕豆田间杂草的防效和安全性,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蚕豆田使用的除草剂。结果表明,3种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即10%乙羧氟草醚EC、21.4%三氟羧草醚AS、48%苯达松AS与1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即5%精喹禾灵EC复配,不论是常量组合处理还是倍量组合处理,对蚕豆田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所有处理对杂草的鲜重防效都高于株防效;对稗草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对杂草的总防效以及阔叶杂草藜和反枝苋的防效3个倍量组合处理都显著好于常量组合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田间安全性调查显示,5%精喹禾灵EC 60g/hm 2+48%苯达松AS 720、1 440g/hm 2处理对蚕豆有很好的安全性,可放心使用;其次是5%精喹禾灵EC 60g/hm 2+21.4%三氟羧草醚AS 321、642g/hm 2处理,5%精喹禾灵EC 60g/hm 2+10%乙羧氟草醚EC 90、180g/hm 2处理对蚕豆安全性较差,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营养元素混合喷施对甜荞生理指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甜1号甜荞为材料,叶片喷施不同组合(大量元素(A)+微量元素(B)+植物生长调节剂(C))的营养元素,研究其对荞麦叶片酶活性、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次喷施后的35 d,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A3B1C3处理,第1次喷施后7 d、35 d的叶绿素含量相差最大的是A1B3C3处理,35 d较7 d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6.46;不同大量元素组合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A3A2A1,SOD、POD、CAT活性最大的均是A3组合;不同微量元素处理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B1B3B2,SOD、POD、CAT活性最大的均是B2组合;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C1C3C2,SOD、POD活性最大的分别是C2、C3组合,CAT活性差异不明显。对甜荞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微量元素,其次是大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最小。处理6(A3B2C1)的淀粉含量最高,处理7(A1B3C3)的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最高。综合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结果认为,处理7(A1B3C3):3.003 g/L Ca SO4+4.004 g/L Mg SO4+5.005 g/L KH2PO4+3.003 g/L Na2B4O7·10H2O+1.001 g/L Mn Cl2+2.002 g/L(NH4)2Mo O4+6 g/L ABA+15 g/L GA3+15 g/L 2,4-D在9个处理中最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