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农学   5篇
  8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控释肥对花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号和花育20号为试验材料,设控释肥(T1)、控释肥减施(T2)、普通肥料(T3)和不施肥(T4)处理,研究了控释肥对花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花生结荚期和成熟期根系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NRase、GDH、GS、GPT等活性显著增加。各施肥处理间比较,与普通肥料相比,控释肥可有效提高花生结荚期和成熟期根、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氮代谢相关酶NRase、GDH、GS、GPT等活性;控释肥减施处理花生根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相关酶活性花生生育前期低于控释肥处理和普通肥料处理,但成熟期和普通肥料处理差异不显著。总之,控释肥比普通无机肥更有利于花生生育后期氮素同化和蛋白质的合成,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  相似文献   
2.
麦糠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用于覆盖土壤有培肥地力、保持水分和提高通透性的作用,施用不同量的麦糠覆盖麦套花生,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证明,麦糠覆盖量≥2250kg/hm 2 时,对花生地上和地下部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由于缺乏传统遗传标记,花生遗传连锁的报道极为罕见,迄今未发表经典的遗传图谱。发展稳定可靠的AFLP标记,将为基因分型应用于新品种保护、良种保纯、杂种鉴定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在建立适合花生AFLP分析的DNA提取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花生AFLP分析的技术方案。AFLP分析结果表明,6个花生杂交亲本间存在一定差异。四对引物共计扩增出307条长度不同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60条,占总条带数的52.1%。本研究筛选获得了多态性程度高的杂交亲本,为进一步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条件下 ,全年氮肥两作 3次施用 (小麦基肥、追肥和花生基肥 )氮素利用率为 3 2 52 % ,一作两次施用 (小麦基肥和追肥 )氮素利用率为 3 7 0 1 % ,但前者土壤残留多 ,损失少 ,氮肥回收率为 69 2 4% ,较后者高 1 2 0 3个百分点。且前者有利于小麦、花生产量的形成 ,是小麦花生两熟制适宜的施肥方式。小麦当茬氮肥利用率为 1 6 80 %~ 3 5 63 %。夏直播花生当茬及前茬小麦基肥和追肥 (拔节期 )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 2 3 70 %、6 57%~ 7 70 %和 1 0 0 3 %~ 1 2 73 % ;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对氮肥利用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花生高产高效应用地膜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如春花生覆膜、一膜两用、复种作物覆膜、薄型地膜应用等。对高产高效地膜技术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不仅影响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同时改变干物质的分配,根冠比增加;连作花生的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连作同时影响磷、钾营养的吸收,但对其在植株中的分配影响不大;花生连作植株主茎高降低,单株结果数减少,荚果产量降低。增施磷钾肥,有利于花生连作的解除。  相似文献   
7.
EMS直接注入花生花器创制高产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浓度为0.1%~0.5%的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注入花生品种花育16号和鲁花11号的花器,获得了单株结果数、单株仁重、饱果率比野生型明显提高的突变体。其中,花育16号诱变获得的06-测A2系产量表现突出。在2008年的测产试验中,08-测A2系子仁比对照鲁花11号提高34.60%,增产幅度列当年参试品种之首;在2009年的测产试验中,08-测A2系子仁比花育16号提高5.42%,比丰花1号增产10.71%。与其野生型相比,该品系子仁粗脂肪含量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降低了2.02个百分点;叶片水分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分析表明,08-测A2与其野生型间存在分子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两年四茬作物,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重施前茬粮食作物肥的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8.06%、6.49%和10.48%;比重施后茬花生肥依次增产19.46%、25.03%和18.76%.重视前茬肥的粮油总产量和产值纯效益,比常规施肥增加8.19%和9.65%;比重施后茬肥增加18.63%和20.49%.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6 年江泽民主席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由救济式扶贫转为开发式扶贫的要求,在鲁西贫困地区进行花生科技扶贫。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进行技术培训,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关键技术,建立示范基点等,使花生科技扶贫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前两年测产、观察的基础上,2002年对利用花生不亲和野生种A.glabrata与栽培种杂交、回交选育的新品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田间鉴定和室内测试.研究表明,利用野生种有效拓宽了花生栽培种的遗传基础.初步选育出比当前推广种鲁花11号显著增产的品系,籽仁单产增幅6.7%~9.9%,同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