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34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贵州省玉米区试及生产试验资料,利用产量主效应值、回归系数、回归离差及适应度对黔单1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极好、产量极稳产的玉米杂交种。适宜在贵州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种植。为探索其超高产栽培模式,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栽培因子密度、施纯氮量、施纯磷量、施纯钾量为决策变量。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杂交玉米黔单18号在贵阳地区及相应生态地区的超高产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频数分析得出,与该品种特性相适应的12000kg/hm^2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案是:密度5.5~5.6万株/hm^2,在每hm。施足2.25t腐熟农家肥的基础上.施纯氮肥236~259.5kg、纯磷肥125.6~140.36kg、纯钾肥314.5~343kg。  相似文献   
2.
利用SSR标记对北美温带玉米杂交种选育的24个自交系和我国生产应用的10类骨干代表系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54对SSR引物在48份玉米自交系间共检测到29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3~9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4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29~0.86之间,平均为0.70。标记索引系数(MI)变化范围0.86~7.45,平均为3.86。供试北美温带选系和其他类群的玉米种质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个杂交种选系的遗传相似系数中3号选系最小(0.776),说明3号较其余两个杂交种选系的遗传差异大。根据SSR标记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北美温带选系和其他种质的48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大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国审玉米新品种金玉50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506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于2006年以S273为母本、QB506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于2010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和国家"863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西南组联合鉴定试验,在试验中表现突出。201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分析了Lan杂优群Mo 17亚群选系及其衍生系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优良玉米自交系Mo 17、C 103、77、444等和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丹玉13、烟单14、七三单交、四单19等对中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其间利用的主要杂优模式为Mo 17亚群与自330亚群、塘四平头杂优群和旅大红骨杂优群.新世纪如何继续沿用原有杂优模式和创建新的杂优模式都值得玉米育种家高度重视,为中国玉米育种和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产高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3号的选育和示范推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翔  陈泽辉  祝云芳 《种子》2003,(5):64-65
黔单13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早粮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两年区试及一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丰产性。2002年2月28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7.
为了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并保持其优良种性,为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奠定基础,以我国广泛应用的Reid和Lancaster玉米种质为材料,采用杂交方法分别导入Tuxpeno和Suwan热带种质,构成了Tuxpeno-Reid C0和Suwan-Lancaster C02个基础群体,对2个基础群体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形成墨瑞1号和苏兰1号群体,再分别导入其他材料重组后形成墨瑞2号和苏兰2号群体,并对墨瑞2号和苏兰2号群体的特征特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8.
氮胁迫与非胁迫条件下玉米叶形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也是蒸腾作用和抗逆的主要器官。在施氮 (N+) 与不施氮 (N–) 条件下鉴定玉米叶片相关性状的QTL,为高光效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玉米骨干系综3为供体,许178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构建了一套以许178为背景的综3单片段代换系 (SSSLs) 群体,其中包含160个单片段代换系。以这套SSSLs以及许178为材料,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通过一年三点 (贵州贵阳、德江和云南罗平) 的表型评价,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穗下绿叶数3个叶片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在基因组范围内,两种氮处理条件下共检测到42个主要叶片相关性状QTLs,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N+条件下,在3个地点共检测出8个叶面积的QTLs,5个穗下绿叶数的QTLs,8个叶绿素QTLs。其中,qLAI1b在3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qLAI1b在德江、贵阳和罗平点对叶面积的贡献率分别为14.41%、14.47%和16.38%,来自于综3的等位基因起增效作用。同时,穗下绿叶数QTL (qLN7a和qLN7b) 在3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在氮胁迫 (N–) 条件下,3个环境中共检测出9个叶面积QTLs,7个穗下绿叶数QTLs,8个叶绿素QTLs;其中,位于bin3.08的叶面积QTL qLAI3b,片段大小为120.48 cM,在德江、贵阳和罗平的贡献率分别为20.4%、12.8%和13.2%,来自于许178的等位基因起增效作用;玉米穗下绿叶数QTL,位于bin9.01区的穗下绿叶数QTL qLN9 (umc1957~umc1867~umc2078),片段大小为62.7 cM。位于bin4.08的叶绿素含量QTL qCHL4a,片段大小为18.69 cM,在德江、贵阳和罗平点对叶绿素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7.6%、10.6%和11.4%,且来自于亲本综3的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结论】不同氮素处理下,检测出一些共有的玉米氮响应的主效 QTLs,如qLAI3b (umc1844~umc1320~bnlg1182)、qLN7a (umc1642~umc2160~umc1929)、qLN7b (phi328175)。这些区段可能在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和利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下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玉米叶片相关基因的重要候选区域。  相似文献   
9.
Suwan种质的特点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wan种质包括Suwan-1群体及含有其基础种质的改良群体、自交系等玉米种质资源.具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热带、亚热带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玉米生产和育种上广泛利用,有合成群体、选育品种间杂交种、改良温带种质等。  相似文献   
10.
CIMMYT优质蛋白玉米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斌  陈泽辉 《作物杂志》1995,11(4):8-10
CImmYT优质蛋白玉米研究概况杨斌,陈泽辉(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贵阳550006)优质蛋白玉米(QPm)是一种高营养型玉米,它与普通玉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隐性的o2基因。o2基因能使玉米籽粒在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上显著高于普通玉米,而这两种氨基酸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