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农作物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麦棉双套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荆州地区实行的麦棉两熟,4月中旬在麦林套棉,10中下旬拔棉秆整地播麦,麦棉共生期一般为50~60天。棉花借助迫麦林防寒保温、保墒,易获全苗。但是10月中下旬拔棉秆播麦,棉株上的部分青铃被逼熟,降低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特别是随着棉田施肥水平的提高和推广丰产后劲足的棉花品种,如鄂荆1号和鄂棉12,秋桃比例增大,拔秆播麦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更加严重。我们在江陵县资市镇进行了不拔棉秆播  相似文献   
2.
棉花新品种鄂抗棉4号陈继业左宜和李再兴湖北省荆州市农科所434010鄂抗棉4号棉花新品种,系湖北省荆州市农科所1984年采用鄂荆1号×(湘棉10号+新培育系)进行杂交,通过枯萎黄萎病圃进行系谱筛选,1988年育成。先后参加本所联合试验、湖北省棉花抗...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一年春,开始了恢复仙人掌茶的研制工作。四年来,仙人掌茶多次被省、地茶叶科技部门和商业部门评定为地方名茶。现将几年来的研制工作,初步总结如下:一、关于仙人掌茶的发掘和考证仙人掌茶是地方传统制茶技术资源。发掘和考证仙人掌茶是很有意义的,第一、仙人掌茶的“诗并序”比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完成还略早,它记叙当时的茶叶的品质和制法详细,对研究我国茶叶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二、为恢复仙人掌茶的技术流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北当阳玉泉寺是一个花艳竹翠,亭台如画的地方。玉泉铁塔誉满宇内,而生长在此地的“仙人掌茶”,却很少有人知道了。盛唐时,玉泉寺内住着一位名叫李英的和尚,法名中孚,系大诗人李白的宗侄。中孚禅师深通佛理,律行贞严,善于词翰,  相似文献   
5.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是我国琳琅满目、溢光流彩的古名茶中珍品。恢复后的仙人掌茶,以其风韵独特,制工精湛,受到茶业界人士和饮者的赞誉。“名山出名茶,名茶伴名泉”湖北省当阳县境内的玉泉山,战国时期就被誉为“三楚名山”。山势巍峨,磅薄壮观,翠岗起伏,溪流纵横。据考察,仅树木品种就多达三百余种。古木参天,翠竹摇影,藤萝蔓生,芳草萋萋,四季常绿,郁郁葱葱。更有香飘四季的“月月桂”,花瓣千枚的“千瓣莲”,叹为奇观。山间云雾弥漫、地下乳窟暗生、山麓右  相似文献   
6.
棉花品种鄂荆1号系荆州地区农科所选育.1985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至1992年已推广到7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达80万公顷,创社会效益1.27亿元,不仅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棉花生产,还增强了我所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