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粉煤灰和陶瓷材料的特点和性能,综述了以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莫来石、堇青石、钙长石、硅灰石和硅基复合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粉煤灰制备陶瓷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以盆栽迷你玫瑰为研究对象,以声发射作为其水分亏缺主要诊断指标,初步建立一套温室花卉视情精准灌溉系统,并进行灌溉试验和效果分析,为将来基于声发射技术更加成熟的智能化灌溉系统进行相关探索和研究。采用虚拟仪器(Ⅵ)技术,PCI-Ⅱ型声发射检测仪,以LabWindows/CVI为软件开发平台,以PC机为核心,配合必要的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和数据采集卡确定灌溉的最优控制算法并搭建多通道水胁迫声发射视情灌溉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正常稳定工作,按声发射信息控制灌溉可节水39.71%,而作物生长几乎不受影响,节水效果与经济效益显著。基于水胁迫声发射的盆栽迷你玫瑰精准灌溉系统与其他灌溉相比,植株的生长没有太大差异,且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信号对水分亏缺反应敏感,是一个良好的灌溉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5.
对虾工厂化养殖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掌握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浮游动物的变动规律,有效管理水体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于2018年8月17日~11月3日,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演替规律及其与养殖水体弧菌、浮游微藻和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实验塘鉴定出21种浮游动物,隶属于4大类,种类最多的为原生动物,共13种,占总数的61.9%;其次为轮虫和桡足类,均为3种,占总数的14.3%;枝角类最少,占总数的5%。整个养殖期,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约为0.71×103 ind./L,平均生物量约为11.72 mg/L。养殖过程中优势种由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物种逐渐演变成单一的原生动物物种。实验塘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0.52~1.64之间波动,前期先降低后升高,后期有所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浮游动物数量和浮游微藻数量显著负相关(P<0.05),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显示,温度、pH、营养盐等是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演替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中间培育是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的重要阶段,投喂率是影响此阶段养殖成效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开展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研究3组投喂率(投喂率分别为体重的5%、7.5%、10%,分别命名为T5、T7.5和T10)对凡纳对虾中间培育养殖水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期间,水体pH、盐度、温度及溶解氧均保持在适宜对虾生长的范围内。结果显示,随着实验进行,总氨氮(TAN)、亚硝态氮(NO2–-N)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出现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其浓度随投喂率升高呈现显著差异:T10>T7.5>T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投喂率升高呈下降趋势,不同投喂率的优势门类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0.36%~67.5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12.09%~67.53%);在属水平上,对凡纳对虾有害的弧菌(Vibrio)相对丰度在T10组最高(37.33%)、T5组最低(0.13%);对其有益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相对丰度在T10组最低(0.28%)、T7.5组最高(9.78%)。凡纳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T10组最低、T7.5组最高(P<0.05)。T7.5和T10组对虾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T5组(P<0.05),但T7.5和T1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率与存活率呈负相关,且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利用因子分析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7.5组得分最高,为0.92,凡纳对虾中间培育的投喂率在7.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桉树作为我国主要的速生树种,能够较好地应用在建筑行业以及生态保护上,同时提升速生桉树营造林技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林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实现广西林场的资源培育与产业进步,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具体分析,阐明了技术应用要点,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钊 《保鲜与加工》2016,(2):58-63,106
针对国内冲击发电机性能参数不足,以国外冲击发电机作为试验电源,建立基于直接试验法的矿用高压开关电器短路开断与关合试验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综合性煤矿高压电气实验室建设项目技术指标和试验标准要求,为大容量开断与关合试验系统设计和建造提供一种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7 945窝大白母猪妊娠周期、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畸形数、死仔数、木乃伊及死胎数9个繁殖性状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分析了胎次、配种季节及妊娠周期分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动物模型REML(约束最大似然)方法估计动物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胎次对畸形数(P=0.2619)和木乃伊(P=0.4639)影响不显著(P >0.05),对其他7个繁殖性状影响极显著(P <0.01);配种季节对妊娠周期、产活仔数、弱仔数、木乃伊、死仔数及健仔数影响极显著(P <0.01),对畸形数(P=0.3993)影响不显著(P> 0.05),对总产仔数和死胎数影响显著(P <0.05).妊娠周期对木乃伊影响显著(P <0.05),对其他7个性状影响极显著(P <0.01).妊娠周期遗传力最高,为0.34,其他繁殖性状遗传力都低于0.2,为低遗传力性状.总产仔数与妊娠周期之间存在负遗传相关(rg=-0.10),与产活仔数及健仔数之间存在较强的正遗传相关,遗传相关都超过0.80.妊娠周期与其他繁殖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较小,最高的为妊娠周期与畸形数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17.由此得出结论,妊娠周期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妊娠周期不仅受到胎次、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总产仔数等繁殖性状的影响,妊娠周期可作为养猪生产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0.
海拔是影响植物生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重要因素,为了探明海拔对披碱草属植物表型特征的影响,本试验对不同海拔(3098~4203 m)的3种披碱草属植物:六倍体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四倍体的昆仑披碱草(Elymus burchan-buddae)和老芒麦(E. sibiricus),27个种群810个体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8%~59.1%,昆仑披碱草为8.2%~53.7%,老芒麦为7.6%~56.7%,外稃长是3种披碱草变异系数最小的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形态上相似的种群海拔来源基本相同,而且聚为一类的多数种群具有相似的生境。相关分析表明:海拔和供试材料的多个表型性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P<0.01)。本研究表明,海拔对披碱草属植物形态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不同披碱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反应不同,四倍体披碱草属植物对海拔的变化反应更加敏感。因此,部分形态特征可以用于披碱草属植物在海拔梯度上的演化规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