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陆中74号具有高产、优质、高抗枯萎病等特性。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耳叶牛皮消是白首乌的常用药材来源,其95%产自江苏省滨海县.目前已从耳叶牛皮消中分离出74种化合物,主要为C21-甾苷类、苯乙酮类、萜类和生物碱类,研究表明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免疫调节、保护肝脏、抗抑郁以及舒张血管等.近年来,白首乌在药用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但对白首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新疆特早熟棉亚区的气候特点、植棉历史与现状,提出了该区在棉花品种选择上应突出早熟,抗病不是重点;栽培技术以促早熟为中心,近期应大力推广高密度、超宽膜,推行合理的作物布局及耕作制度,适当减少棉田面积;对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统育种法,经过南繁北育筛选出高产优质陆地棉新品系农2-3,2010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早熟常规陆地棉预备试验,2011年和2012年参加国家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新疆中、早熟区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几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系产量高,品质优,较适合南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2001年长绒棉区试结果:平均霜前籽棉产量282.78kg/667m^2(旧制1亩,下同),较对照新海14号增产21.42%,霜前皮棉产量88.58kg/667m^2,较新海14号增产21.93%;2002年长绒棉区试结果:籽棉产量290.51kg/667m^2,较对照新海15号增产6.39%,皮棉产量97.04kg,较对照增产4.47%,排第一位,霜前皮棉产量94.49kg,霜前花率97.38%,较对照增产9.38%,排第一位。试验结果表明,北疆种植特早熟长绒棉,只要栽培技术与措施到位,667m^2产皮棉稳定在90kg以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北疆发展长绒棉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应用瑞格列奈治疗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肝功能情况及副作用。结果:治疗3个月后,病人FPG和2h PG有明星的改善,BMI无明显变化,肝功能在正常范围,仅1例有轻微的低血糖的表现,自行处理后症状迅速缓解。结论:瑞格列奈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棉花种植方式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9团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调查,特别是棉花大面积不同品种、不同种植、灌溉方式的产量结构和实际产量的调查,提出了棉花种植方式的优化选择问题,即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采用68cm 8cm的宽窄行、适宜机采棉的株行距,选用结铃性强、适于机械采收的棉花品种是目前棉花较好的配置选择。  相似文献   
8.
新陆早40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2001年利用优选97185作母本,以杂交后代(D256&#215;SW2)F2作父本,复合杂交,经定向选择南繁北育培育而成。2009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命名.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6号。  相似文献   
9.
社区公园是越来越受重视的园林形式之一,从社区公园建设实例出发,分析社区公园的特点和设计方案中常见的弊病,并提出实用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讯近日,中海化学大峪口公司扩产改造项目年产48万吨磷酸二铵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品质量达到国家优等品标准,标志着大峪口扩产改造项目最关键的核心工艺装置建设成功,为中海油化肥板块的发展再添新的动力。大峪口扩产改造项目年产48万吨磷酸二铵装置由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中化第十三建设公司承建,其采用的大峪口公司自主开发的管式反应器传统法磷酸二铵工艺流程,是目前国际同行业技术最先进、也是综合能耗最低的工艺。二期扩产装置投产后,中海化学湖北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