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益智乡橡胶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源 《绿色科技》2015,(1):31-33
指出了益智乡橡胶病虫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橡胶产生的重要因素,针对益智乡橡胶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探讨了具体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陶源 《广西林业科学》2003,32(1):44-45,53
用浓硫酸处理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种子30分钟,然后用始温为30℃的温水浸种24小时,再用人工气候箱恒温26℃保湿催芽,能提高种子发芽率。用已发芽露白的种子点播营养袋育苗。扦插育苗可以木用生长素处理,插播基质用已粉碎过筛的红心土。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过晚播种(较适播期晚30 d左右)对小麦产量及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2018―2020年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栽品种扬麦25为供试材料,在11月1日(适期播)和12月1日(过晚播)条件下设置 225×10株·hm-2和375×10株·hm-2两种种植密度,分析过晚播和适期播小麦产量、氮素积累与分配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适期播相比,过晚播小麦的播种至出苗阶段延长9 d,出苗至成熟阶段缩短36 d,总生育期缩短27 d,单穗重降低。适期播条件下低密度的小麦产量较高;过晚播小麦在低密度下与适期播相比两年平均减产20.37%,过晚播高密度小麦较适期播低密度处理平均减产12.41%。过晚播条件下增加密度有利于小麦产量提升,平均产量达8 129.80 kg·hm-2。过晚播小麦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较适播小麦下降,密度增加至375×10株·hm-2能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和分蘖至拔节、开花至成熟期的阶段氮素吸收量,与适播低密度处理相比各时期氮素吸收量虽降低,但花后氮素吸收速率与百分比均显著提高,因此过晚播小麦氮肥吸收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在本研究条件下,11月1日适期播种时,扬麦25采用密度225×10株·hm-2,产量可达9 000 kg·hm-2以上,氮肥表观利用率在45%左右;12月1日过晚播种时,采用密度375×10株·hm-2,可以协调产量构成三因素,产量达8 000 kg·hm-2以上,氮肥表观利用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缓释肥在水稻间歇灌模式下的适宜性,在2019年开展了间歇灌、淹灌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种植的测坑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水稻的株高、叶绿素SPAD值、分蘖数、产量及黄熟期干物质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淹灌缓释肥处理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强,黄熟期达117.5 cm,比最弱的间歇灌缓释肥处理高4.7 cm,不同水肥处理SPAD值各个生育期相差均在3.8以内,淹灌缓释肥处理对分蘖的促进效果最好,分蘖后期至拔节期之间最大达20.4个,在黄熟期为15.3个;间歇灌缓释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0 505 kg/hm~2,其次是淹灌缓释肥处理,为10 386 kg/hm~2,淹灌传统肥处理最低,仅为9 679 kg/hm~2。淹灌缓释肥处理的黄熟期干物质总量最高,13 945.2 kg/hm~2,比最低的间歇灌传统肥处理高出33.6%。缓释肥条件下,间歇灌是更为适宜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花后阶段高、低温胁迫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籽粒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人工智能控温室开展盆栽小麦高、低温度胁迫试验,以宁麦13和镇麦12为试验材料,在花后7~9、15~17、23~25和 31~33 d分别进行低温和高温胁迫处理,并在温度胁迫后喷施1 μmol·L-1 2,4-表油菜素内酯(BR)、0.5 mol·L-1 亚精胺+腐胺(Spd+Put)进行减灾调控,分析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籽粒形态、产量变化及减灾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与自然温度处理相比,花后不同阶段低温胁迫结束当天小麦旗叶SPAD值先升高,3 d后显著下降;高温胁迫后SPAD值降低4.67%~29.00%。两品种旗叶净光合速率在高、低温胁迫处理下均降低。高、低温胁迫显著降低粒宽,增加籽粒长宽比,导致籽粒表面皱缩。籽粒灌浆时间在花后低温胁迫下延长1~3 d,在高温胁迫下缩短1~5 d。温度胁迫后优势和弱势小穗籽粒灌浆速率分别下降2.75%~37.64%和3.31%~ 40.34%,产量降低5.46%~35.24%。温度胁迫后喷施BR与Spd+Put均能缓解温度胁迫的伤害,使产量分别提高1.09%~6.05%和1.00%~5.97%。综上,花后不同阶段高、低温胁迫均显著降低小麦粒重与产量,影响程度表现为花后15~17 d>花后7~9 d>花后23~25 d>花后31~33 d,胁迫结束后喷施外源BR和Spd+Put有一定的减灾效果,特别是花后15~17 d和23~25 d灾后喷施BR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1991—2014年苹果种植效益的基础上,选取全国苹果种植7个主产省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模型对苹果种植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成本利润率和产值利润率自2010年以来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近几年苹果种植的效益不高,苹果种植投入与产出效率整体较低;技术进步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建议增强技术能力,提高苹果种植效率。  相似文献   
7.
陶源 《广西林业科学》2002,31(3):153-154
对金花茶芽苗采用不同截根方法和用不同浓度IBA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侧根的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美国绿道已经成为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绿道的规划与发展虽然受到美国的一定影响,仍旧具备明显的中国特色,在规划的范围、设计目标、设计手法,影响范围等方面与美国同类绿道规划设计相比,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从中美绿道的概念、发展、规划形式等出发进行比较,以厦门铁路公园与纽约高线公园为例,对中美两国的绿道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得出中美两国的绿道公园规划设计的不同,正是中美绿道的概念定义、发展形式中的不同之处的体现。文章希望通过我国绿道与美国绿道规划设计的比较,总结出我国绿道的特点,为我国绿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大豆叶片中分离到Gm Sbh1基因c DNA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一级、二级结构及互作蛋白等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Gm Sbh1基因c DNA序列的第156~1 293 bp处有一个完整的ORF,编码379个氨基酸;Gm Sbh1具有同源异型盒(homeoboxbox,HB)基因家族典型的KNOX1、KNOX2、ELK和Homeodomain(HD)结构域;检索到18条与Gm Sbh1核酸序列一致性大于80%的序列;Gm SBH1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信号肽,分子量为42.37 k Da,其中丝氨酸(Ser)、天冬氨酸(Asn)和亮氨酸(Leu)分别为占10%、9.8%和8.4%,可能发生磷酸化的位点分别在Ser(13个)、酪氨酸(Tyr)(2个)和苏氨酸(Thr)(1个)上;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Gm SBH1序列存在α-螺旋(占39.31%)、β-转角(占5.28%)、延伸链(占8.44%)和无规则卷曲(占46.97%),不存在跨膜螺旋;蛋白互作预测表明,Gm SBH1与拟南芥中的RPL、BEL1、AT4G32980.1-P、BLH2和BLH3等蛋白的互作程度较高,其中与BEL1共表达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1~2014年我国苹果种植投入和产出的年度数据,在对苹果种植投入产出波动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单位面积产量、农药费、劳动力用工数量、肥料费等4个变量对苹果种植投入产出影响因素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农药费和劳动力用工数量能够增加苹果产量,肥料费则会抑制苹果产量的增长。对此,提出了建立苹果产业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适当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和使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