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鄂莲5号’莲藕为试材,对其越冬期间根状茎在水藏、沙藏及室温贮藏方式下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水量、呼吸强度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藕的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PO活性则一直上升,且贮藏后期室温贮藏下的PPO活性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沙藏和水藏;沙藏和水藏中呼吸强度在短期下降后逐渐上升,而室温下的呼吸强度则在快速上升后于贮藏后期迅速下降;3种处理对莲藕含水量的变化影响不大.沙藏和水藏与室温贮藏相比,可较好延缓莲藕的褐变腐烂.  相似文献   
2.
<正>苹果属蔷薇科,中国苹果种植产区较多,需求广泛,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和消费国家,中国苹果产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辽宁、河北和甘肃等省份。目前,中国苹果种植存在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程度较低、病害、虫害、冻害等方面预防不足等问题,无法保证果树稳产和高产。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苹果树种植问题,进行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研究稳产高产保障措施,不断提高果树产量。  相似文献   
3.
碗莲花芽分化的解剖学以及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碗莲花芽分化的机理,该文以碗莲品种‘锦旗’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了碗莲的花芽分化进程和相应时期的ABA、IAA、ZR和G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碗莲的花芽分化可分为花芽分化始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以及雌蕊分化期。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所测4种内源激素均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高浓度的GA有利于花芽分化机制的启动,而低浓度的GA有利于花芽的各个部分的分化;ABA、IAA和ZR的浓度在碗莲的花瓣分化期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碗莲花芽分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碗莲品种锦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碗莲花芽分化进程中各个时期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莲叶中的CAT活性随着花芽分化的进行逐渐增加,莲藕中的CAT活性变化不明显;花芽分化过程中,莲叶的SOD活性相对于营养生长期来说,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莲藕中的SOD活性在花萼分化期达到低谷,在后面的花芽分化时期一直持续增强;莲叶与莲藕中的POD活性的变化规律比较接近,花芽分化始期活性增强,在花萼分化期同时达到峰值,随即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5.
河南西峡猕猴桃的生产是国内猕猴桃商品化生产起步早,栽培规模大,产业化发展程度好的区域,栽培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成为支撑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及闻名全国的特色产业;为使河南西峡猕猴桃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绿色主导产业和特色品牌,对生产中常遇到的自然灾害性天气实施准确有效的防御,是强力推进产业优化进程的必要措施,给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是园艺植物生产常见的危害之一,探寻干旱胁迫下西瓜苗期叶片代谢物质的变化规律,对于从代谢水平研究提高西瓜抗旱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瓜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持续干旱胁迫,同时对CK和干旱胁迫4、6、8 d的植株取样,样品成对分组,组成C1~C5共5个处理组,采用GC-MS技术对5组样品进行代谢产物对比分析。5个处理组的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33、34、39、42和42种,其中上调的代谢物数量分别为12、16、35、40和41种,下调的代谢物数量分别为21、18、4、2和1种,发现西瓜幼苗在受到干旱胁迫后,在胁迫初期,西瓜通常以下调代谢物为主;而在胁迫中后期(6 d以上),通常以上调代谢物为主。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质分析,判定其中的丙氨酸、硅烷醇、苹果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阿拉伯呋喃糖和甘露醇是西瓜抗干旱的关键代谢物质;通过对KEGG注释结果分析,共注释到11条不同的差异代谢途径,其中氨基酸类代谢途径占据7条,证实了氨基酸类代谢途径在西瓜抵抗干旱胁迫中占主导地位,其他代谢途径共同参与抵抗干旱胁迫,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7.
黄荆适应力颇强,河南省太行山地区分布十分广泛,也是我国北方诸省的主要盆景树种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黄荆盆景的制作与养护过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苹果轮纹病病果以及大樱桃流胶病枝条木质部中分离纯化得到7株苹果轮纹病菌,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个不同结构类型的杀菌剂对7株轮纹病菌的毒力.结果显示,所试杀菌剂对7个菌株的毒力由大到小依次是咯菌腈、戊唑醇、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嘧霉胺和嘧菌酯.菌株不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不同.所有菌株对咯菌腈、戊唑醇、甲基硫菌灵相对都比较敏感,EC50值均小于1μg/mL,最敏感菌株与耐药性最强的菌株间EG0值分别相差7.5倍、13.67倍、9.14倍.所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稍差,EC50值介于0.51~2.27 μg/mL.嘧霉胺和嘧菌酯对所试的7个菌株均表现较低的毒力,不能作为轮纹病菌的防治药剂.仅菌株1010对嘧霉胺的EC50值=0.02 μg/mL<1 μg/mL,但其回归方程的b值很小,EC95值达到2.95×104 μg/mL,也失去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