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010年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旨在鉴定水稻新品种在河池市的生育期、稳定性、丰产性、抗性及其他重要特性表现,为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河池市的适应性和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0年广西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桂两优2号以及同类超级稻品种筛选出高效施肥模式和高产施肥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不同氮肥施用量(0、90、150、210、270、330 kg/hm2)处理,调查其茎蘖穗的生长动态以及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桂两优2号在中等施氮水平下才能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利于干物质积累和获得较高产量,施氮肥210 kg/hm2的产量最高,为8 651.7 kg/hm2,其对茎蘖数动态控制及干物质的积累最有利;不施氮处理的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普通野生稻与籼稻杂交后代田间表现,筛选优良单株,为普通野生稻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普通野生稻DP3与籼稻93-11杂交获得F1群体,再自交获得F3、F4群体,并考察F4群体的优良单株自交后代农艺性状.[结果]与亲本DP3、93-11相比,杂交F1植株的株高、实粒数、秕谷数和单株产量均表现出较强的超亲现象,F2单株农艺性状出现较大变异.在F3家系中,秕谷数变异系数最大,为78.36%;其次是单株产量,为71.98%;株实粒数、穗粒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分别为67.49%、47.38%、46.66%和35.45%;千粒重、株高和穗长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分别为18.36%、13.09%和11.79%.筛选获得的3株F6单株产量分别为29.5、31.0和34.9 g,均高于父母本,其他性状如穗长、实粒数、穗粒数等表现优良.[结论]籼野型杂交后代大部分性状存在超亲分离现象,采用“低世代、超大群体法”对其杂交后代进行选择,能够有效筛选获得农艺性状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4.
对早稻新品种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泸香658、特优5058、特优858、Y两优2号4个品种综合表现优,在河池市可扩大推广种植;1013A×R6414、特优158、贺两优86、皖稻131 4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但与宜香725(CK)比增产不显著,在该生态区可继续试验观察;其他试验品种在该生态区不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5.
6.
为探明孕穗期冷害对优质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冷敏感品种绥粳4和冷钝感品种垦稻08-169为试验材料,于孕穗期17℃低温处理0(CK)、3、6、9d,研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对优质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低温胁迫降低优质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其中低温胁迫3、6、9d极显著降低2个品种的穗上、中、下部每穗粒数,使整穗每穗粒数下降。低温胁迫6、9d极显著降低2个品种的穗上、中、下部千粒重,使整穗千粒重下降。低温处理6d极显著降低了绥粳4的穗上、中、下部结实率和垦稻08-169穗下部结实率,低温处理9d极显著降低了2个品种穗上、中、下部结实率,使整穗结实率下降。不同耐冷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结合生产实际以低温6d为标准,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冷敏感绥粳4穗上、中部结实率影响更大,对冷钝感品种垦稻08-169的穗下部千粒重影响更大。因此,孕穗期低温胁迫通过降低穗上、中、下部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穗下部结实率来减少优质香稻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