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为了促进玉米新品种嫩单24的推广应用,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等进行介绍。嫩单24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13年以自交系KG28623为母本、自交系PY1M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2L0028)。2019-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1 061.9 kg·hm-2,比对照品种益农玉10号平均增产10.1%;2021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各试验点平均产量为11 564.5 kg·hm-2,比对照品种益农玉10号增产9.4%。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600℃以上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烟草田化学药剂使用,提高烟叶品质等级,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放蜂次数,共4次放蜂,设置50目防虫网笼罩的小棚4个,每棚单株接烟蚜量为100头,并放入1块烟蚜茧蜂蜂卡,调查放蜂次数对烟蚜数量、僵蚜数量、虫口减退率的影响,明确最佳放蜂次数.结果表明:随着放蜂次数的增加,1~2次放蜂的单株烟蚜数量持续增加,3~...  相似文献   
5.
6.
7.
玉米新品种嫩单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9年选育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组合为N8924xN2035,2016 ~ 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0 428.9 kg/hm2,比对照品种誉诚1号(2016年)和先玉696(2017年)平均增产11.2%;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419.3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696平均增产15.7%.该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25 d,需≥10℃活动积温2 600℃·d,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2019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适应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8.
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绿色防治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可行的绿色防治措施替代化学药剂防治温室白粉虱,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本研究在蔬菜大棚内采用笼罩小区法,运用多种天敌昆虫、黄色诱虫板单项和集成组合技术防治温室白粉虱,比较各项措施的防治效果、投入、投入产出比、纯增效益、番茄产量和增产率。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和黄色诱虫板集成组合技术防治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76.66%,增产率9.64%,投入250元·标准棚~(-1),纯增收益1 332.8元·标准棚~(-1),投入产出比1.00∶6.33,放蜂量20 000头·标准棚~(-1),放蜂次数3次,每次释放间隔7 d;悬挂黄色诱虫板防治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62.54%,增产率7.36%,投入50元·标准棚~(-1),投入产出比高达1.00∶24.19,用量50张·标准棚~(-1)。综合考虑,运用黄色诱虫板防治温室白粉虱,投入成本低,使用方便,防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以紧凑耐密型玉米品种嫩单18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设置4个施氮量:0(N0)、120 kg/hm~2(N1)、240 kg/hm~2(N2)和360 kg/hm~2(N3)。探究栽培密度与氮肥施用水平对耐密型玉米品种嫩单18单株及群体干物质积累特性、氮素转运效率、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氮肥施用水平对千粒重、穗粒数、产量、花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影响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同一施肥水平下嫩单18的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降低,花后氮素同化量对子粒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子粒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低密度种植情况相反,表明高密度条件下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提高玉米产量的贡献较大。因此,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减少氮肥用量能够更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间的关系,提高群体的光能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综合玉米子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嫩单18的适宜栽培模式为密度75 000株/hm~2、施氮量24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拓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采用20份美国玉米种质选育的48份中晚熟优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NSS群自交系N8942,SS群自交系N79232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96份杂交组合,进行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48份优良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P1)F=0.930 6,差异不显著(P=0.596 8);特殊配合力(P1×P2)间的F=2.824 8,差异极显著(P=0.000 1),NMX02-5212和NMX11-3321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较高。48份自交系中,偏向于NSS群的共计29份,包括NMX02-212、NMX02-2231、NMX03-124等;偏向于SS群的共计19份,包括NMX02-5212、NMX02-6233、NMX04-23211等。96份杂交组合的小区产量平均对照优势为正值的有27份,占全部组合数的28.13%,较对照优势表现突出的组合为NMX11-3321×N8942、NMX18-122×N8942和NMX11-1111×N79232,小区产量均超过对照5%以上,最高6.21%,NMX11-3321、NMX18-122、NMX11-1111这3份自交系育种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