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山西运城、临汾、长治、晋中、大同等地保护地黄瓜灰霉病病株上采集、分离的分属于3个不同菌丝融合群的8个灰葡萄孢菌单孢菌株,经氯酸盐诱导处理,共获得了抗氯酸盐的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突变体)59株,其中nit1型38株,nit3型10株,nitM型11株。所有nit突变株分别在PDA斜面转管培养3次(21 d)后,除6株恢复成野生菌株外,其余多数nit突变菌株表现稳定。来源于同一野生菌株的不同类型nit突变体间或同一菌丝融合群不同野生菌株的nit突变体间可产生互补反应而形成异核体,其中以nitM型突变株互补性最好,在利用nit突变体测定灰葡萄孢菌营养体亲和性时应作为标准菌株。来源于不同菌丝融合群的nit突变体间不能产生互补反应。  相似文献   
2.
核盘菌菌核培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培养基种类、培养方法及不同自然基质对核盘菌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核盘菌在麦麸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2 d后转至25℃光照培养,所产菌核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优于其它培养基和其它培养方法。自然基质以马铃薯和甘薯所产菌核数量和质量最高,胡萝卜次之,西葫芦最差。  相似文献   
3.
山楂叶螨抗药性及混配增效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载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山西省忻州、晋中、运城地区山楂叶螨种群对9种杀螨剂的抗药性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忻州地区种群对甲氰菊酯和三氯杀螨醇表现中抗,抗性指数FR分别为17.79和31.93倍,对水胺硫磷和毒死蜱表现低抗,FR值分别为7.74和5.35倍;晋中地区种群对水胺硫磷、甲氰菊酯和三氯杀螨醇均表现中抗,FR值为22.42~33.00倍,而运城地区种群对这3种药剂产生了高抗,FR值分别为135.05、41.53和1714.01倍;运城地区种群对毒死蜱表现中抗,FR值为34.49倍;晋中和运城地区种群对双甲脒表现低抗,FR值分别为5.15和6.89倍;3个种群对阿维菌素、苯丁锡、三唑锡和四螨嗪仍相对敏感.混配增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甲氰菊酯1:20、1:10、1:5组合以及阿维菌素与三氯杀螨醇1:20、1:10组合均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89.63~363.30,其中阿维菌素与甲氰菊酯1:20和1:10组合以及阿维菌素与三氯杀螨醇1:20组合是比较理想的混配组合.  相似文献   
4.
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是传统茶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名优茶鲜叶机采技术、配套技术及装置、设备研发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名优茶机械化采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前期富集驯化筛选得到的茶园联苯菊酯降解微生物LB-1进行最佳培养基、生长条件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微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B-1在牛肉膏蛋白胨加糖培养基、发酵温度30℃、p H值为7、装液量30m L的培养条件下生长最快。菌株LB-1在发酵培养基中呈S型生长,在高于2%的氯化钠浓度下大量死亡,表明LB-1对高盐环境不具备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茶园害虫和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茶园的昆虫种群。结果表明,害虫种群为观光茶园纯茶园樱花茶园,个体数纯茶园观光茶园樱花茶园;天敌种群和个体数为观光茶园樱花茶园纯茶园。茶园林茶间作生态系统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为试验材料,采用菌落生长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4种植物提取物对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以期明确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筛选对其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最适宜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5~30℃,pH 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和甘氨酸.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35℃,pH 6~7.丁香、石菖蒲、蛇床子提取物在2.0 mg·mL-1浓度下对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92%和90%,其它植物提取物抑制率在20%~85%.  相似文献   
8.
2017—2018年,开展了不同修剪处理对庐山名优茶机械化采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月中旬对茶树进行深修剪和7月中旬对茶树进行深修剪,能有效培育次年春季名优茶机采树冠,并且能获得良好的机采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单胺氧化酶、Ca2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等解毒酶活性被激活,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都是昆虫体内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它们参与了昆虫对内源或异源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特别是对杀虫剂的解毒,这表明地肤提取物中存在对山楂叶螨有毒的物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单胺氧化酶、Ca2 -ATP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Ca2 -ATP酶的被抑制,可能会破坏细胞内外Ca2 的平衡,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单胺氧化酶被抑制,使螨体内神经胺积累,也会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以上结果表明地肤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是高等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酶,与植物的抗性有密切关系。将盾壳霉固体发酵物稀释10倍对向日葵浸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盾壳霉固体发酵物浸种向日葵后POD和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稀释10倍的盾壳霉固体发酵物拌种向日葵后,叶和根内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茎中的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根内PP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叶和茎中的PPO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盾壳霉发酵物诱导了叶中POD活性和根内POD、PPO活性的提高,可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