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林业   413篇
农学   396篇
基础科学   498篇
  358篇
综合类   2377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207篇
畜牧兽医   1731篇
园艺   494篇
植物保护   15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甜菜谷胱甘肽转移酶BvGSTU9 (LOC104894060)在重金属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以‘780016B/12优’为实验材料,对该基因序列特征、结构、功能进行预测分析,并利用q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甜菜BvGSTU9基因全长925 bp,开放阅读框675 bp,编码了由224个氨基酸组成的不稳定膜外蛋白。BvGSTU9与菠菜、藜麦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与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基本相符。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表明该基因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延伸链及无规则卷曲组成。qPCR显示BvGSTU9基因在不同浓度的镉胁迫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因此可以推断甜菜BvGSTU9基因无论从结构还是功能上,与镉逆境胁迫存在着一定的应答关系。研究结果也为甜菜耐重金属镉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湘西地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供需现状调查入手,在此基础上,构建服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公共平台,并进一步从引导、整合、协同机制三个方面探讨服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公共平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客观地看,当前多数钢琴教育活动开展时,学生参与的状态较为机械,缺乏必要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进而影响了钢琴教育的效果。如果我们想要构建最佳教育模式,就必须充分注重探究合适的思维元素融入其中,茶思维就是这一创新点。本文拟从当前钢琴教育活动的实施问题认知入手,结合钢琴教育活动的创新特点和诉求理解,通过分析茶思维理念的具体内涵,从而探究融入茶思维,构建钢琴教育活动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1),拔节期灌1水(W2),孕穗期灌1水(W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13处理;W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12及W13处理;W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W12或W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  相似文献   
5.
以牛奶和豆乳为主要原料,利用甜菊糖苷代替部分蔗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含有副干酪乳杆菌的低糖酸豆奶益生菌的最佳配方和生产工艺,并测定了最佳工艺下产品的指标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豆浆和牛奶配比2∶8,菌种配比1∶1∶1,甜菊糖苷替代蔗糖量30%,发酵时间4 h。在此工艺下的发酵产品口感爽滑、酸甜适中,糖度较低,具有保健功能,是一种优质的发酵制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小麦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为小麦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提供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40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与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分析法,研究盐胁迫对40个小麦品种萌发期各项形态指标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发芽势、发芽率、最长根长、第一片叶长及胚芽鞘长在PCA下载荷量最大;根据SOM聚类分析结果,‘德抗961’等4个小麦品种属于高度耐盐品种,‘济麦22’等14个小麦品种属于耐盐性品种,‘济麦20’等16个品种属于中等耐盐性品种,‘鲁麦21’等6个小麦品种属于盐敏感性品种。发芽势、发芽率、最长根长、第一片叶长、胚芽鞘长能够作为萌发期小麦耐盐性筛选的主要评价指标,并且结合主成分、SOM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小麦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更为科学、方便。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基层乡镇从事动物诊疗工作期间,2019年7月初曾诊治过一例典型黄牛焦虫病散发病例,本文将发病及诊疗经过详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1对鸡群威胁较大的疾病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始终是每一位鸡场管理者头疼的事情,近两年H5疫情的发生主要呈"局部性和散发性",但个别地区H5疫情的暴发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我们检测H5的抗体较高,但似乎对变异型毒株的保护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鸡群一旦感染的是变异型毒株仍会有10%~30%的死亡率。目前有效的办法还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免疫  相似文献   
9.
辛夏青  魏小红  韩厅  岳凯  赵颖 《草业学报》2018,27(10):105-112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及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对苜蓿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技术来研究外源NO及反向调控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并探讨NO调控苜蓿种子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外施0.1 mmol·L-1 SNP,第6天时较PEG处理POD活性降低了32.72%;第4天时S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10.48%、23.60%,有效缓解了PEG对紫花苜蓿萌发中种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能力。PEG胁迫下添加 c-PTIO抑制了苜蓿萌发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强弱来看,POD同工酶各区带活力均随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2天酶带只有1条,而第4天酶带呈现9条;S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但酶带强弱有一定变化,S3酶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减弱;CAT同工酶谱带则一直保持2条带,无明显强弱变化。因此,外源NO在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中抗氧化酶快速响应并在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蛇龙珠葡萄各生育期施氮量对叶片光合特性和同化产物积累的影响,在滴灌条件下,设定4个尿素施用量:150(N1),300(N2),450(N3),600 kg/hm~2(N4),对照(CK)设置为0 kg/hm~2,分析各生育期(花前5 d DBF5、花后20 d DAF20和花后50 d DAF50)不同氮素营养对葡萄叶片的光合荧光参数及碳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RuBp羧化酶活性,增强了葡萄树的光合作用,而叶片中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提高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的降低使叶片叶绿素荧光增强,且N2下的Fv′/Fm′、ΦPSⅡ、qP在DAF20和DAF50时比同期CK分别显著升高了16.10%,17.80%;21.49%,21.13%及11.77%,19.73%;适量增施氮肥提高了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了淀粉含量,且在整个生育期,SPS、SS以及蔗糖在N3下有最高值,葡萄糖和果糖在N2下有最高值,而在DBF5、DAF20和DAF50时NI和AI分别在N2、N2和N1处理下有最高值。同CK相比,N2处理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单宁、花青素的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坐果率和糖酸比,产量达14.50 t/hm~2。综上,在300~450 kg/hm~2的尿素施用范围内明显增强了叶片光合作用,促进可溶性糖的合成,从而为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供应足够的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