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15年以来在哈尔滨市大白菜生产中发现一种新型软腐病,此病害逐年加重,经鉴定病原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本研究以成团泛菌为接种病原,设置接种温度单因素试验,设置接种苗龄、接种湿度和接种方法L9(34)正交试验;以田间表现抗性有差异的3个品种为接种材料进行接种菌液浓度单因素试验,以期建立大白菜苗期对P.agglomerans抗性鉴定方法,并据此进行种质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接种条件为温度25~30℃,苗龄7~8叶期,相对湿度90%~100%;接种方法为在中肋基部用刀片轻划“品”字形小伤口,并滴30μL 1×1012 CFU·mL-1的菌液。按此方法在20份种质中鉴定出2份高抗和4份抗病大白菜种质,研究结果可以为大白菜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黄菇娘适宜的采收时间和贮藏温度,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及其在不同温度贮藏后的生理指标和感官风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黄菇娘开花后7~21 d果实不具备食用价值,28 d开始转黄,35 d发育成熟。贮藏前,萼片深黄时采收的果实风味最佳。萼片浅黄时采收并于3 ℃贮藏45 d后仍可以保持较好的品质和相对较低的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贮藏60 d后,褐变指数和腐烂指数迅速升高。因此,3 ℃贮藏可作为黄菇娘采后维持果实品质、延长保鲜期的有效措施。另外,贮藏期间果实变化特点表明试验品种‘粒粒甜’黄菇娘具较好的贮藏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