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高效性和稳定性,采用了多种施工技术,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是一种临时性比较强的支撑结构,在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对支撑设施进行拆除。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在这种施工技术运用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任何新的技术和手段,并且可以在施工环境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应用。可见,这种技术应该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进行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分,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对大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高影  杨建新 《粮食储藏》1997,26(1):3-14
试验选用当年新收获的稻谷加工成的水分为13.9%、14.7%和16.0%的大米,在23℃和33℃的恒温室中,将7种不同浓度的CO2经减压调湿后通入粮堆。定期取样,测定大米的脂肪酸、水溶酸、还原糖、非还原糖、粘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3.9%水分的大米在23℃下储藏,各种浓度CO2对大部分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CO2的保质作用不明显;14.7%水分的大米在23℃储藏,CO2对个别品质  相似文献   
3.
水稻施硅肥     
高影 《新农业》2011,(1):38-38
水稻对硅需求量较多,接近氮、磷、钾的需求量居第第四。多年连作的老水田每年生产的稻谷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致使水田严重缺硅水稻生长不良,植株茎秆细长软弱,叶片下垂成柳叶,分蘖少,抽穗迟,空秕粒多,千粒重下降,扰眭差,易倒伏,易感染和发生病虫害。试验应用结果表明,硅可提高水稻抗性,增强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每亩增产8.5%-13%。  相似文献   
4.
  目的  多项生态工程实施以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明显改善,探究该区域植被的时空变化,为生态环境建设与差异化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陕西省延安市富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9年生长季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运用DBEST算法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进行断点检测,并提出多阶段趋势分析方法分析富县植被变化时空特征。  结果  富县植被的断点检测结果表明:66.47%的区域断点NDVI变化幅度小于0.2,主要分布在富县西部和东北地区,植被相对稳定,未发生剧烈变化;33.53%的区域断点NDVI变化幅度大于0.2,其中断点数量多于4个的区域仅占5.88%,集中分布于道路、河流沿线,变化频繁,与人为活动有关。当前阶段趋势分析表明:断点NDVI变化幅度大于0.2的区域,改善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4.57%,退化面积仅占2.12%;开始时间均在2014年之前,时间分布跨度大,空间异质性强,揭示了富县植被变化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富县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4种主要林地均趋于改善,改善面积占林地面积的96.23%。  结论  2000—2019年,富县植被整体呈现改善趋势,生态建设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存在差异,后续决策需因地制宜。图6表1参25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玉米入库后损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1994年11月玉米收购入库开始到1996年1月玉米储藏一年为止,在吉林省15个县和吉林省粮食厅驻锦州、营口粮食转运阔步及大连粮油运输总公司跟踪测试玉米入库后各个环节的损耗率,通过试验和研究得出玉礤干结束装袋共损耗7.46%,从入库到晾晒结束装袋共损耗8.00%,玉米储藏一年左右损耗1.36%-1.55%,公路运输损耗,散装运输0.35%,包装运输0.33%,铁路运输损耗,锦州粮食转运站接收的玉米损耗0.89%,营口粮食转运站接收的玉米损耗1.57%,港口中转损耗,锦州2.18%,营口0.90%,大连3.51%,玉米从入库到运出装船总损耗率为10.625%-14.32%,其中政策扣量不合理引起亏损1.63%,必要损耗6.72%_7.36%,储藏和运输设施简陋造成损耗0.80%-0.93%,缺少基本设施及管理不善损耗1.24%-4.17%,纯粹管理不善损耗0.23%。分析各个环节损耗的原因之后,指出现行的政策扣量不合理,储藏期间水分散失,麻袋质量低劣,运输和中转时的偷盗等是造成玉米亏库的重要原因,必须立即纠正不合理的政策扣量标准,制定合理的损耗指标,在吉林省试验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组织人力,深入到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进行试验和研究,修定我国北方玉米的损耗标准,同时,加强管理,排除人库存因素造成的损耗。  相似文献   
6.
CO2气调储粮启封后品质变化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CO2气调储藏后的不同水分、不同品质的籼米和粳米,在粮温30℃左右和20℃左右等不同条件启封进行室内试验和实仓试验。启封后不同时间分别取样进行品质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大米品质是启封后品质变化的关键。而大米的水分含量和启封时的温度是CO2气调储藏启封后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宝杂油1号和本课题组选育品系南盐油11号为材料,比较了100和200mmol·L-1NaCl胁迫10d对两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其中南盐油11号的耐盐性明显高于宝杂油1号。盐胁迫导致植株盐分(Na+、Cl-)含量上升,地上部Na+、Cl-积累明显高于根系;植株体内K+、Ca2+含量明显降低。盐胁迫下,维持体内较高的K+/Na+、Ca2+/Na+比率,维持较高的SK,Na、SCa,Na(离子吸收和运输的K+、Ca2+、Na+选择性比率)是南盐油11号耐盐性高于宝杂油1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分,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高影  杨建新 《粮食储藏》1997,26(2):3-12
试验选用当年新收获的稻谷,其水分为12.7%、13.9%和15.1%,在23℃和33℃的恒温室中,将7种不同浓度的CO2气体经减压调浊为后通入粮堆。定期取样,测定稻谷的脂肪酸,水溶酸,还原糖、非还原糖、粘度、过氧化 物酶和发芽 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CO2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籼稻谷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对比了CO2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籼稻谷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CO2气调储藏比常规储藏品质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10.
CO2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小麦品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CO2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的小麦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品质都得到改善,但两者的差异不明显,CO2气调储藏的优越性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