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幼苗叶片中4种酚酸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干旱胁迫前后玉米幼苗叶片中4 种酚类物质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s C18 (4.6 mm×250 mm,5 μm)为分析柱,乙腈-0.5%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对不同品种玉米幼苗叶片中的没食子酸、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 种酚酸化合物的浓度在1~1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RSD 结果均满足分析要求;玉米幼苗叶片中香豆酸含量较高、没食子酸含量较少,干旱胁迫后除咖啡酸外其他3 种酚酸含量均有下降;不同品种玉米幼苗叶片中4 种酚类物质的含量不同,且干旱胁迫后酚酸的含量变化不同,与其对干旱的敏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棉花纤维品质的检测和产地溯源是下游纺织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中国棉纺织品消费者的利益和应对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污染等优势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用于棉纺织纤维检测的有效方法。为了快速分析棉纤维的品质和产地来源,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的原理和过程,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棉花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棉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棉花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玉霞  莫娟  魏东伟  吕刚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86-187,193
结合教改科研课题的开展,针对现阶段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大纲以及相关课程的CAI课件研制和实践教学,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农业院校药剂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10 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的虎杖、黄芩、夏枯草、女贞子、黄花蒿、续断、苦参、白芍、莪术和姜黄为研究对象,蒸馏水为提取溶剂,比较研究10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通过FRAP铁离子还原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FC福林酚法测定试样的总抗氧化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酚含量,综合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虎杖、黄芩、夏枯草和女贞子的总抗氧化能力FeSO4当量均大于1.8 mmol/L,自由基清除率超过70%,总酚含量均大于2.8μg/mL,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可能与其清热功效有关,其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值得关注;黄花蒿、续断、苦参、白芍、莪术和姜黄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作用较弱。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RAP,DPPH和FC法3种方法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证实多酚类次生代谢物质是试样水提液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的重要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幼苗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对干旱胁迫前后'浚单20'、'郑单958'和'豫玉22'玉米幼苗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试验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3个品种玉米幼苗在干旱胁迫前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浚单20'、'郑单958'、'豫玉22',干旱胁迫后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郑单958'、'浚单20'、'豫玉22'。干旱胁迫后3个品种玉米幼苗总黄酮含量均有所提升,其中'郑单958'在干旱胁迫后总黄酮含量提升最多,为16.21%,'浚单20'其次,为7.61%,'豫玉22'提升较少,为2.67%。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玉米幼苗总黄酮含量时,其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干旱胁迫前后,不同品种玉米幼苗由于自身对干旱的敏感程度不同,其总黄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本试验可为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玉米次生代谢产物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棉花纤维中碳氯灵、异艾氏剂、乙滴涕、十氯酮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正己烷超声提取,经PSA和C18净化,GC-MS测定。结果表明,4种有机氯农药分离效果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0.5%~104.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7%~10.8%,可适用于棉花中碳氯灵、异艾氏剂、乙滴涕和十氯酮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在棉花种植和收获过程中,农药大规模的使用给棉纺织品的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本研究就棉花纤维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危害做了概述,并对前处理技术、检测分析技术等方面做了分析,提出了应加快建立棉花纤维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制定标准的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棉花纤维品质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检测干旱胁迫前后玉米幼苗的抗氧化活性进而评估玉米幼苗耐旱性,选取‘郑单958’、‘浚单20’、‘登海662’和‘豫玉22’4个玉米品种,采用纳米金合成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纳米金,进行条件优化和方法学确证。同时与DPPH法、FRAP法和FC法3种检测抗氧化活性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采用表型鉴定、SOD酶活性和MDA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玉米幼苗的耐旱性进行检测,并对上述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金合成法检测干旱胁迫前后4个品种玉米幼苗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为‘郑单958’、‘浚单20’、‘登海662’、‘豫玉22’,与传统方法和耐旱性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纳米金合成法与其他方法相关性良好,且在解释总变异中占有较高的表达量,表明用纳米金合成法评估玉米幼苗耐旱性具有良好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