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省核桃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河南省发展核桃产业的优势,重点介绍了核桃的资源、科研技术、市场和生态省建设的需要,从中展示了河南省发展核桃生产的广阔前景。同时还就目前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藤稔葡萄进行春季塑料大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扣棚时间以1月下旬为宜,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提前21—28天;揭棚时间以4月初为宜;用吡效隆处理果穗,平均单粒重比对照增加566%;采用葡萄+草莓立体种植模式,每667m2纯收入为露地的47倍。  相似文献   
3.
大行山现有经济林70.8万hm ̄2,占林业用地41.7%,主要分布在海拔900m以下山坡台阶地。栽培最集中的是林州市,有2.05万hm ̄2。济源市有1.17万hm ̄2初步查明,经常利用的经济林树种有26科55属127种(包括亚种、变种)。介绍了资源利用价值。提出了仿生栽培意见。  相似文献   
4.
报道日本栗在河南引种栽培研究结果。筑波、银寄等6个优良品种种植表现出生长快、长势好、早实、早熟、丰产、粒大、质优等优良性状,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适当密植、幼树整形修剪、合理配植授粉树、加强肥水管理及适时除雄是日本栗获得早实丰产的关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冬凌草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冬凌草可以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贮水量。茎叶吸水率达到自身重量的50%,0~10 cm土层内,直径小于1 mm的须根数量占总根量的91.53%,生物量15.183 t/hm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黄连木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太行山石灰岩低山区土壤中严重缺磷和黄连木幼树生长慢的特点,进行了苏连木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株施30g尿素、50g磷肥效果最好,与对照比较,树高生长量提高121%,地径生长量提高178%。  相似文献   
7.
核桃—冬凌草复合间作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冬凌草复合间作,合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土地、光照、水资源的利用率,冬凌草耐阴,当年栽植当年见效,第2年行间盖度达0.9,且根系庞大,分布在土壤表层,保持水土,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促进核桃树生长,减少了除草投工,4年投入产出比为1.00∶3.58,4年累计纯增收89 070元/hm2,第5年核桃树进入盛果期,效益可达106 500元/hm2,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豫丰是2013年审定的核桃新品种,具有结果早、品质优、丰产性强等特性,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主要从种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豫丰核桃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密植是现代果树栽培发展的总趋势 ,密植不仅是栽培密度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整个栽培管理制度上的一次革新 ,是当前果树栽培技术体系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合理密植 ,可显著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 ,这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果农所认可 ,下面就密植栽培作一详细阐述 ,以倡导发展密植果园 ,促进果树生产优质高效。1 果树密植栽培的优越性1 .1 有利于集约化栽培密植栽培要求树体矮小 ,单株枝量小 ,相对乔化稀植果园管理较方便 ,用工少 ,成本低 ,适应机械作业 ,而且树冠矮化能节约用于植株器官建造的营养物质 ,使之分配给果实 ,有利于增产和优质 ,从而进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土壤的含水最、理化性质、渗透性、抗冲能力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观测了隔坡梯田、隔坡复式梯田与一般水平梯田之间的差异,并阐述了它们的优势及使用范围,为发展经济林提出了较为理想的整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