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CO2浓度增强对沿阶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在人工控制CO2浓度梯度条件下。分别测量了沿阶草于两个生长季——11月份和3月份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l)对连续CO2浓度增大的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的整个过程中.Pn和水分利用率(WUE)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CO2浓度从350μmol.mol^-1增至1600μmol.mol^-1。11月Pn增幅达327.8%,3月Pn增幅达895.9%;水分利用率11月增幅达255.1%,3月增幅达995.7%。两个生长季的Ci、Tr、Gs则刚随CO2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且Gs与T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沿阶草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极显著。CO2浓度升高对沿阶草光合作用的直接促进作用很大。并能从提高现有水分利用效率途径促进植物的第一性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广东地区鹅场动物和环境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的流行与传播特征,本研究从广东省江门及阳江市共10处鹅场采集鹅及环境样品199份,采用MALDI-TOF-MS法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PCR法检测头孢噻肟耐药菌中blaCTX-M基因及其基因环境,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接合转移和质粒复制子分型等方法探究blaCTX-M基因的传播特征。结果显示,共获得196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链霉素耐药率均超过50%,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10%~25%,其中头孢噻肟耐药菌有49株(24.6%)。阳江地区大肠杆菌对受试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江门,且动物源高于环境源,尤其是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头孢噻肟耐药菌中共检出19株携带blaCTX-M基因,包括blaCTX-M-55n=17)、blaCTX-M-27n=1)和blaCTX-M-65n=1),且blaCTX-M基因阳性菌均可对5~11种药物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表型。blaCTX-M-55基因环境均为ISEcp1-blaCTX-M-55-orf477,且在ISEcp1与blaCTX-M基因之间有3种长度的间隔序列;而blaCTX-M-27blaCTX-M-65的基因环境均为ISEcp1-blaCTX-M-27/65-IS903。19株blaCTX-M基因阳性菌呈现10种PFGE谱型,存在一种主要流行的谱型(47.4%),其包括多种来源菌株,暗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12株(63.2%)blaCTX-M基因阳性大肠杆菌中blaCTX-M基因转移成功,blaCTX-M基因阳性接合子携带的复制子型为IncFⅡ(n=10)和IncHⅠ2(n=2),且存在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表型与blaCTX-M基因共转移现象。研究发现,阳江鹅场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blaCTX-M基因存在一定的流行性且以blaCTX-M-55亚型为主,blaCTX-M基因阳性菌的克隆传播和质粒及插入序列ISEcp1介导的水平传播是导致该基因在鹅场大肠杆菌中扩散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超声波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置不同时长超声波(0(CK)、10、20、30、40和50 min)处理小麦种子,同时借助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与小麦种子活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类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30 min的小麦种子活力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CK。30 min处理的小麦幼苗萌发0 h的脯氨酸含量以及SOD、CAT、POD的活性均显著高于CK,萌发72 h的幼苗SOD、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K。转录组分析表明,与CK相比,超声波处理30 min的小麦种子萌发0和72 h 共有1 72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GO富集分析表明,在生物过程上,超声波处理对种子活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响应与过氧化氢分解代谢过程;在细胞组分上,主要集中在胞外区、质外体、细胞壁和细胞外间隙等质膜外区域;在分子功能上,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酶活性、单加氧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发现,富集最为显著的3个通路依次为谷胱甘肽代谢(ko00480)、代谢途径(ko01100)与色氨酸代谢(ko00380),其中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共富集3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  相似文献   
4.
体重为1.8 kg的4月龄布偶猫,雌性,就诊期间出现高热、排软便、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经血常规检查、猫细小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 FPV)检测确诊为猫瘟,遂进行抗菌消炎、抗病毒感染、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患猫在治疗第2天出现叫声嘶哑,左眼眼睑反射缺失伴有瞬膜凸起、偏头等神经症状,第3天主动少量进食,体温恢复正常,第5天精神、食欲、粪便形态恢复正常并出院。出院后第7天,面神经麻痹、偏头等前庭神经受损症状仍未消失,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确诊为慢性中耳炎、内耳炎,口服恩诺沙星保守治疗4周后瞬膜凸起、偏头等神经症状完全消失,行走姿势恢复正常。说明本病例为猫瘟继发中耳炎,恩诺沙星对治疗猫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甜玉米品质性状进行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为甜玉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用果糖含量、膳食纤维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的甜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T77(高值亲本)×T15(低值亲本)。以该组合F2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其果糖含量、膳食纤维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3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3个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及相关遗传参数。试验表明,果糖含量的最适模型为A-1,是受1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76.4%;膳食纤维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最适模型同为B-1,表明这2个性状符合2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3.6%和64.7%。在育种实践中,对甜玉米果糖含量、膳食纤维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改良和选择,可在早期世代进行,同时要注意一定的环境因素,采用聚合回交或轮回选择的方法来积累微效基因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CO2浓度增强对沿阶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在人工控制CO2浓度梯度条件下,分别测量了沿阶草于两个生长季--11月份和3月份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l)对连续CO2浓度增大的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的整个过程中,Pn和水分利用率(WUE)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CO2浓度从350μmol.mol-1增至1600μmol.mol-1,11月Pn增幅达327.8%,3月Pn增幅达895.9%;水分利用率11月增幅达255.1%,3月增幅达995.7%.两个生长季的Ci、Tr、Gs则随CO2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且Gs与T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沿阶草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极显著.CO2浓度升高对沿阶草光合作用的直接促进作用很大,并能从提高现有水分利用效率途径促进植物的第一性生产.  相似文献   
7.
8.
仲甜 8 号是以自交系 M35 为母本、自交系 M102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甜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等特点,平均鲜穗产量为 975.0kg/667m2,较对照增产 2.2% ;抗大斑病、小斑病,无高感病虫害,抗倒伏性较强;籽粒饱满,商品性佳,品质评价汇总评分 86.5 分,可溶性糖含量为 28.30%。该品种于 2021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鲜食玉米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选用 11 份穗位高差异较大的糯玉米自交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方法,对糯玉米穗位高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1 个亲本穗位高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较大,在 -19.98~36.56 之间,大小排序为:N14-1>N11-2>N9-1>N1>N47>N75>N7-1>N8>N27-1> N51> N17;11 个自交系穗位高性状的 GCA 与其所组配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穗位高性状的广义遗传率为98.19%,表明该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由遗传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狭义遗传率为 65.29%,加性效应较高,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在育种实践中,该性状可在低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玉米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低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总结了玉米耐低温遗传、耐低温相关基因QTL定位、玉米耐低温多组学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玉米耐低温种质资源筛选创制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