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陕茶1号"是陕西省首个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探索不同冲泡条件下绿茶"陕茶1号"中主要品质成分的溶出规律,为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消费者科学饮茶以及茶艺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绿茶"陕茶1号"为研究对象,依据茶叶日常冲泡习惯和水温(℃)、冲泡时间(min)和茶水比(g/mL)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应用HPLC法检测并分析咖啡因、主要儿茶素(EGCG、ECG和EC)以及茶氨酸和谷氨酸等品质成分的溶出规律。【结果】水温为70℃、时间为2 min时,茶氨酸和谷氨酸的溶出率即超过20%,咖啡因的溶出率接近10%,EC的溶出率为6%左右,而酯型儿茶素的溶出率很低(不到2%)。水温为93.5℃、时间为10 min时,茶氨酸和谷氨酸的溶出率超过3/4,咖啡因与EC的溶出率约35%,酯型儿茶素的溶出率仍较低(仅溶出约1/6)。【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品质成分溶出速率的顺序为:氨基酸咖啡因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对咖啡因、酯型儿茶素和主要氨基酸溶出率的影响因素排序为:时间水温茶水比,对EC溶出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水温时间茶水比。  相似文献   
2.
以3年生盆栽骏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骏枣树体中SOD、POD、CAT 3种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酶在植物体内是协同作用,随着干旱天数不断增加,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总体表现为前期数值升高后期逐渐降低,而CAT活性变化有波动。说明骏枣体内的这3种酶均能够抵抗干旱,消除自由基对植物的伤害,对植物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临猗县冬枣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猗县抽样分析了24个冬枣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了解临猗县冬枣种植区土壤肥力状况及科学评价土壤环境质量,以期为提高土壤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0.29%~1.10%,有效磷含量范围为1.09~17.55 mg·kg-1,2个指标在绝大多数地块含量极低;碱解氮含量范围为21.70~260.05 mg·kg-1,含量中等以上占比62.5%.速效钾含量范围为63~307 mg·kg-1,含量中等以上占比70.83%;pH范围为8.11~8.97,显示土壤为碱性和强碱性;其它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有效铁、锰足够,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含量丰富,有效锌含量极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4个样地分为3个肥力等级,一等肥力样地数量在24块样地中占比37.5%、二等占比8.3%、三等占比54.2%.通过用主观与客观赋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权重分析,该区肥力指标权重依次为有效磷、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pH、有效铁、交换性钙、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交换性镁.因此在生产中要根据土壤养分丰缺,除重视有机质和大量元素的补充外,还要有针对性的补充极缺的微量元素,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避免过量施用化肥或盲目补充微量元素肥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泗水桃树生长发育历时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四个重要的物候期,经历春、夏、秋三个季节,期间也恰是各种气象灾害的频发期。根据泗水县1970~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气象要素对桃树各个生长期的影响,以及不同气象灾害对桃树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气象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改变土地单一种植的传统模式,研究探索种养结合发展立体高效农业之路,我们在借鉴“稻田养蟹”等技术经验的同时,不断拓展思路,积极探索旱作地区种养结合发展高效农业的新途径。今年,我站与农业部门相互配合,选择本单位职工家中责任田为示范基地,首次进行了玉米田养鸡的技术研究示范,并取得了可喜成效。现将该研究示范工作总结如下:1方法与规模选择常年菜田(前茬为越冬菜花),当季作物为春玉米,示范面积2.1亩(85×16.7米)。菜花收获后未施肥也未耕耙,趁畦埂栽种玉米(一米一梗、一梗种双行),播期4月5日,品种…  相似文献   
6.
香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香米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选出适合鲁西南滨湖稻区栽培的高产优质的香稻品种,我们于1992年进行了本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共选用8个品种:鲁香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鲁品选1号(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微山香糯稻(微山县种子公司)、曲阜香稻(曲阜市曲阜镇南泉村)、血香糯(济宁市郊区喻屯乡青年点村)、墨香糯(济宁市郊区东邵乡农技站)、80—473(济宁市郊区安居镇孟庄村)、农垦57(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毛竹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稳定细胞质内Na+浓度和调节pH值的功能,对植物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Na+/H+逆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pNHX1的cDNA序列,全长2290bp(GenBank登录号为GU295174)。该基因的编码蛋白PpNHX1包含545个氨基酸残基,进行BLASTp比对,发现其与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PcNHX1、水稻(Oryza sativa)OsNHX1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和8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pNHX1蛋白与禾本科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质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远。以半定量RT-PCR检测PpNHX1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PpNHX1受到200mmol/L NaCl胁迫的诱导,在4h内的表达量随NaCl处理时间延长持续增强,其中根部的表达增强幅度明显高于茎和叶;但4h后,PpNHX1在根与叶中的表达量均有所下降。推断PpNHX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调控与毛竹耐盐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1981~1990年作者对70年代选育出定植在不同地区的杨树新品种试验林中的各优系的抗病虫性进行了观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林46等12个新无性系对多种林木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特别对杨树溃疡病有高度的抗性。通过研究,确定了适合在暖温带、温带和江淮亚热带地区发展和推广的抗病虫品种。  相似文献   
9.
探讨普洱茶(熟茶)、铁观音、红茶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P450 2E1基因表达的影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药物组以及(低、中、高剂量)普洱茶(熟茶)、铁观音、红茶组[0.5、1.0、2.0 g/(kg·bw)]。试验大鼠灌胃授试茶样水浸提物35天后采血牺牲,分离血清测定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采摘肝脏并进行肝脏病理检测;用RT-PCR检测试验大鼠肝脏细胞中P450 2E1的表达量。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普洱茶(熟茶)降低MDA效果显著(P〈0.05);普洱茶(熟茶)、红茶和铁观音组中GSH-Px酶活力、SOD酶活性显著提高;(高剂量)普洱茶(熟茶)、红茶显著降低P450 2E1表达量(P〈0.05);通过试验大鼠病理检测发现,普洱茶(熟茶)和(高剂量组)铁观音能明显改善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脂肪病变。普洱茶(熟茶)、铁观音、红茶对P450 2E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基因表达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但普洱茶(熟茶)的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壶瓶枣鲜果为原料,比较了添加不同酵母菌发酵、后发酵过程中是否添加橡木片以及采用不同澄清方式对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安琪果酒酵母发酵,在后发酵过程中添加橡木片,采用硅藻土澄清方式生产的枣酒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