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
茶叶全氮量与红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继轸  夏涛 《茶业通报》1992,14(3):40-41
茶叶品质检验,迄今国内外一直沿用以实物标准样为依据,以感官评审为主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多年来一直试图寻找理化检验来评定茶叶品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工夫红茶是我国独特传统红茶,品质和风格不同于红碎茶。1987年湖南农学院何文斌、施兆鹏等人报道了工夫红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并借助费歇尔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函数,对工夫红茶等级与色泽指标的量化及通过色泽鉴别品质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工夫红茶内质要求,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只有优质茶  相似文献   
3.
1、前言凝胶色谱法主要是在生物化学和高分子化学领域中被广泛地用来进行物质的分离和分子量的测定。而且近年来也应用子对无机化合物的研究。凝胶色谱法有柱层析和簿层层析两种方式。簿层凝胶色谱法具有和通常簿层层析同样的优点,主要用来进行蛋白质等的分离和分子量的测定。但是,后来的簿层凝胶层析的使用和凝胶柱层析法相比,使用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这大多是因为簿层凝胶色谱法所用的展开装置不完全等原因所造成。最  相似文献   
4.
苦茶槭嫩芽叶经一系列加工后,可作为茶饮。二千多年前皖南山区群众就有将其制成茶饮的习惯,有治病健身之药效,被定为皋茶(高茶),唐代茶圣陆羽就饮过此茶,赞誉极高。苦茶槭(苦条槭)(Acerginnala),属植物界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s),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槭树科(Aceraceae),槭属(AcerL)。[1]槭树科有金钱槭属(DipteroniaOliv.)和槭属(Accrl.)两属,全世界约202种,主产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是世界槭树种类最多的国家,两属150种,占世界槭树种类的75%。其中槭属148种,金钱属2种,为中国特有属,分布于西部及西南部。[2]皋茶有较高的药…  相似文献   
5.
国内     
江豚濒危专家建议迁地保护 2012年11~12月,来自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WWF、豚类保护区和渔政管理部门以及志愿者约40位代表组成的科考队对长江淡水豚进行全面考察。多名专家认为,要挽救这一正在消失的生物,迁地保护或许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厚壳贻贝养殖规模扩大,厚壳贻贝人工育苗也迅速发展起来。但育苗技术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导致育苗数量不稳定,苗种供应不足。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对厚壳贻贝的苗种培育过程中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求对今后厚壳贻贝育苗生产有所帮助。一、壳顶幼虫培育壳顶幼虫培育是厚壳贻贝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苗种生产出苗率高低以及出苗数量。壳顶幼虫培育期间,要做到合理投喂饵料,逐步加大换水量,及时进行疏苗,轮流投洒抗生素,还要勤在显微镜下观察幼体生长发育、活力以及肠胃饱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瘤荔枝螺亲螺促熟培育的适宜饵料问题,选用菲律宾蛤仔、缢蛏、等边浅蛤、紫贻贝、条纹隔贻贝、小杂蟹、小青占鱼为饵料,研究瘤荔枝螺对7种饵料的摄食喜好性。结果表明,在海水比重1.013~1.015、水温22~25℃,溶氧量4~5 mg/L的条件下,瘤荔枝螺对条纹隔贻贝具有很强的嗜好性,对缢蛏、紫贻贝、小杂蟹也表现出正选择,对菲律宾蛤仔、等边浅蛤、小青占鱼表现为明显的负选择,其被避食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等边浅蛤>菲律宾蛤仔>排卵后等边浅蛤≥排卵后菲律宾蛤仔>小青占鱼。  相似文献   
8.
使用气相色谱检测有机氯类农药残留,仍然是最经济、普遍的方式.本文针对不同茶叶,采用添加不同量的浓硫酸进行处理,结合GC-μECD建立不同茶类中六六六(α-666、β-666、γ-666、δ-666)、滴滴涕(p,p'-DDE、o,p'-DDD、p,p'-DDT、p,p'-DDT)、三氯杀螨醇9种有机氯类农药检测方法研究,探究出适合不同茶类中各种茶叶磺化法的浓硫酸的使用量,并应用该方法对市场收集的350个茶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不同温度(10、14、17℃)和不同 Cu (Ⅱ)质量浓度(7·40、32·63、56·58、193·94、300·48μg/L)的耦合作用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 D形幼虫生长和存活的急性毒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Cu(Ⅱ)胁迫96 h后,10、14℃试验组幼虫的存活率在Cu(Ⅱ)质量浓度为193·94、300·48μg/L时均显著降低(P<0·05),17℃试验组幼虫的存活率在Cu(Ⅱ)质量浓度为56·58μg/L及以上时显著降低(P<0·05);在温度为10、14、17℃时 Cu(Ⅱ)胁迫的96 h 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143·6、143·5、133·0μg/L,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LC50呈下降趋势; Cu(Ⅱ)胁迫96 h的生长试验结果显示,在10℃时,56·58μg/L质量浓度组的壳长相对增长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14、17℃时,32·63、56·58μg/L质量浓度组的壳长相对增长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在相同Cu (Ⅱ)浓度和不同水温胁迫下,17℃试验组幼虫壳长相对增长率显著高于10、14℃试验组(P<0·05)。研究表明, Cu(Ⅱ)胁迫和温度的变化能影响厚壳贻贝D形幼虫的存活,且在较高的温度下幼虫对Cu(Ⅱ)胁迫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黄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47-6550
调查研究了四川遂宁地区磨溪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资源和宿主植物根系侵染状况。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4种植物中13种能形成AM,占93%。菌根侵染率为17%~69%,菌根侵染强度为2%~24%,表明石油污染区植物具有较强的菌根依赖性。分离出AM真菌16种,其中缩球囊霉(G.constrictum)和摩西球囊霉(G.mosseae)为该区域优势种;描述了种的形态学特征,并对宿主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