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研究了7种添加剂对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制沼气的影响。在中温(35℃),TS质量分数6%,VS接种率20%,初始pH值7.5条件下,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对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活性炭对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其余添加剂均显示了较好的促产气性能。各添加剂的最优添加量分别为:FeCl20.5 mg·L^(-1)d^(-1),Co Cl_20.1 mg·L^(-1)d^(-1),NiCl_20.4 mg·L^(-1)d^(-1),酵母提取物为1.0 g·L^(-1),纤维素酶(1500 U·g^(-1))10 g·L^(-1),吐温20(0.01%)0.25 g·L^(-1)。甲烷产量提高比例最大值达到27.36%。  相似文献   
2.
探索自然条件下‘云烟87’的最佳施氮量,为‘云烟87’的大田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选择自然条件下种植的‘云烟87’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每公顷施纯氮60、82、105 kg 3个不同供氮水平进行对比试验,分别记为处理1、处理2和处理3。于打顶前后分4次对7、10、13和15叶位取3株同叶位鲜烟叶,分别测定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比叶重、光合色素、总碳、全氮、碳氮比等。结果表明:同一气候条件不同施氮处理种植环境下,处理3的色素含量及全氮含量最高,C/N比值及比叶重最低;处理2比叶重、δ13C值以及总碳含量最高,全氮含量以及C/N比值略低于处理3;处理1δ13C值以及碳氮代谢等方面的表现均较差。研究以烟叶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为主线,辅以烟叶比叶重、光合色素和碳氮代谢等指标的综合评估,认为‘云烟87’在82 kg/hm2的施氮水平下表现较佳,105 kg/hm2的施氮水平下的烟株表现居中,而60 kg/hm2的施氮水平的烟株则表现最差。据此,可判定‘云烟87’更适宜在每公顷施纯氮82 kg的施肥水平下种植。  相似文献   
3.
棚内模拟不同烟区降雨量对烟叶δ13C值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云南境内不同清香型烟区降雨对烟草种植的影响,以34 年(1971—2004 年)烤烟大田生长期平均降雨量为依据,选降雨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昆明市东川区(≤500 mm)、玉溪市江川县(500~700 mm)、玉溪市红塔区(500~700 mm)和普洱市(≥1100 mm) 4 地为模拟降雨量值,在红塔区赵桅烤烟试验基地(24°18′N,102°29′E,1645 m a.s.l.)进行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烟区降雨量与烟叶δ13C值及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5 个处理烤烟烟叶δ13C值平均值范围为-26.99‰~-25.34‰,表现为T(2 江川)>T(1 东川)>T(3 普洱)>T(4 赵桅)>CK(赵桅)。各处理间比叶重没有明显差异,而CK叶绿素总量最高,T(4 赵桅)、T(1 东川)、T(2 江川)次之,T(3 普洱)最低。烟叶丙二醛含量T(4 赵桅)最高,T(3 普洱)、T2(江川)、T(1 东川)次之,CK(赵桅)最低。烟叶类黄酮含量T(4 赵桅)最高,T(2 江川)、T(3 普洱)、T(1 东川)次之,CK(赵桅)最低。烟叶可溶性蛋白含量为T(4 赵桅)>T(3 普洱)>T(2 江川)>CK(赵桅)>T(1 东川)。烟叶δ13C与烟叶可溶性蛋白质、烟叶总碳呈正显著相关;与烟叶类黄酮、碳氮比呈负相关,相关性很弱;与烟叶丙二醛、全氮呈正相关,相关性弱。在降雨量适中的条件下T(2 江川)表现为烟株适生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组合外源添加剂对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剂组合方式,在中温35℃、初始pH值为7.0、发酵体系TS质量分数为6%、VS接种率为20%条件下进行序批次厌氧发酵试验。【结果】外源添加剂影响力顺序为:纤维素酶﹥EDTA-2Na﹥吐温20﹥CoCl_2﹥NiCl_2﹥FeCl_2。优选的添加剂组合方案为:FeCl_210.0 mg/L,CoCl_21.0 mg/L,NiCl_21.0 mg/L,纤维素酶15 g/L,吐温20 250 mg/L,EDTA-2Na 0 g/L,该条件下累积产气量较对照组提高29.52%。【结论】组合外源添加剂能够明显影响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过程,并能够有效改善甲烷菌活性,提高原料产气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接种率、发酵料液总固体浓度、温度、料液初始p H值对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设置以10%为梯度,10%-50%的5个接种率;以2%为梯度,质量分数为4%-12%的5个总固体浓度;以10℃为梯度,25℃-55℃的4个温度;以0.5为梯度,6.5-8.5的5个初始p H值,进行杂交改性狼尾草批量厌氧消化试验。结果显示,控制接种率20%-30%,TS浓度12%,温度为35℃,调节初始p H值在中性至弱碱范围对杂交狼尾草的厌氧发酵比较有利。在上述条件下,接种率为20%的试验组总产气量为28.6 L,原料TS产气率525 m L·g^-1。该研究可为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和设备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