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探讨了不用编制削度表直接建立高精度立木干曲线的方法.当采用干曲线是3次多项式时,通常根据10分法测定树干各部位直径,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该方程式的参数.从数学角度,只要知道树干任意3个部位的直径,就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或联立方程式求解干曲线参数.本文以樟子松为例,探讨用树干哪3个部位直径拟合的干曲线最接近实际干曲线,为建立立木干曲线提供有效方法.利用9个部位半径(方法Ⅰ)和利用其中3个部位半径(方法Ⅱ,28种组合)分别拟合干曲线,结果表明方法Ⅱ的6种半径组合的精度良好,其中的3种组合,(r1.3,r0.3,r0.7),(r1.3,r0.4,r0.7)和(r1.3,r0.4,r0.8)是拟合现实干曲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在普文试验林场开展的马尖相思与高阿丁枫,马尖相思与西南桦行状混交(面积6.83hm ̄2)试验,4、5年时的阶段效果,从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生长状况,林分的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其年度变化情况方面,论述了两种混交林与纯林的差异,以及不同行状混交方式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51个木麻黄地理种源对星天牛抗虫序列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51个木麻黄(Casuarina spp.)地理种源对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抗性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调查获得数据应用IBM—PC计算机进行逐步聚类分析,将51个木麻黄地理种源划分为高感、中抗、高抗和绝抗4个类群,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类群木麻黄对星天牛的抗性达极显著差异,因此在星天牛发生严重地区可以选择既抗虫、又抗风,生长较好的C_(33)、C_(39)、C_(44)等种源造林。  相似文献   
4.
Established by the former Ministry of Forestry in 1986, Dagangshan Fore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is one of the 14 national key sites in the field of ecosystem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situation of Dagangshan Forest Ecosystem Station is described, including geographic location, natural conditions, biological resources, research conditions, instruments, achievement, prospects etc.  相似文献   
5.
兰旗榆为白榆的一个地理生态变种,在锡盟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南缘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正兰旗等地区生长表现突出。该树种较之其它的白榆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风沙,物候期早,所需积温低以及生长迅速等优良特性,对我区北部干旱草原气候生态条件适应能力强,在草原造林中有着其它树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种源基因型×环境互作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4个地域91个种源10年生时试验结果表明:(1)各点马尾松种源生长上差异十分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三个性状的遗传方差份量约占总变异的38.92%—42.75%;(2)种源×地点的效应,树高不明显,材积和胸径达显著水准,而种源基因型效应比较明显,其方差份量约为GE互作份量的1倍;(3)根据Francls和Kanuenbery模型计算种源GE互作效应及其稳定性,将参试种源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定型种源26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42.84%,可在全省各地区推广;(4)广西岑溪和广东罗定两个种源生长最为突出,平均村积遗传增益达88%。  相似文献   
7.
普通木麻黄抗逆无性系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室内初步筛选出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的普通木麻黄12个无性系的基础上,在木麻黄青枯病重病区长乐县大鹤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从中进一步选择出生长性状良好、抗逆性较强的5个无性系平20—4、P10—33、501、601、701,其平均死亡率分别仅为7.2%、8.0%、0.8%、15.4%、6.4%,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从总体考虑,选出的5个抗性无性系中,最佳是501,其次是平20一4。  相似文献   
8.
从1980年起,先后在湖南省零陵地区林科所和江永县高泽源林场营建杉木采穗圃7.5亩。实践表明:杉木采穗圃繁殖系数大、产量高,且技术容易掌握,便于推广,是加速杉木造林良种化的有效途径。同时说明,科学地选择建圃材料,采用浅栽、控制冠幅、弯干和截顶,以及加强对圃地的经营管理,是实现建圃目标,提高穗条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传统收获表是指某一树种在特定地区和管理体系下,以立地条件和年龄为变量描述林分平均生长过程的数表.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根据林分密度效果编制的可预测林分平均收获的图.通过与传统收获表和林分密度管理图的概观比较和探讨,该文系统地阐述了系统收获表的概念和功能.系统收获表的基本特点是为预测现实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体系下生长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因此,系统收获表能描述在多维变量(如年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胸径和树高)条件下的现实林分和单木的无数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杉木间伐小径材材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杉木间伐小径材材性试验结果与成材杉木比较:密度小,晚材率较低,生长较快,吸水性较强;材质为未成熟幼林材种,物理性质较差,力学强度有所降低,作为建筑结构用材时,在设计与施工中必须注意到其强度的降低,采取必要的措施。杉木间伐小径材纤维长度与成材相似,纤维宽度略宽、纤维长宽比值略小,但尚为良好的纤维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