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58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0篇
  39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BmNPVsu)光胱氨酸蛋白酶基因(CP)的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972个核苷酸,编码32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BmNPVsu的CP与首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云杉卷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fNPV)、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NPV)、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在DNA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5%、76.2%、74.9%、72.7%、62.9%;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9%、77.1%、79.3%、77.1%、65.6%。BmNPV CP的氨基酸序列与不同来源的木瓜蛋白酶超家族的CP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特别与 Trpanosoma brucei的CP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达32%。在组织蛋白酶B、H、L、S以及木瓜蛋白酶的36个保守氨基酸残基中有31种出现在BmNPVsu的CP中,BmNPVsu CP同其它杆状病毒CP一样,可看作木瓜蛋白酶超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育苗方式对丹参种苗形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工厂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生产优质丹参种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传统育苗、黑色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和白色泡沫穴盘育苗4种育苗方式进行丹参育苗,育苗结束后取样观察不同处理种苗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方式的育苗效果.[结果]4种育苗方式中,传统育苗方式所得丹参幼苗较高大、叶片颜色浓绿、主根特征明显;黑色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和白色泡沫穴盘育苗方式所得幼苗植株较小、叶片颜色浅绿、侧根及须根特征明显.除根长和茎粗外,其他农艺性状指标均表现为传统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黑色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所得丹参种苗的根长最长(22.380±8.734 cm),茎粗最粗(2.629±0.602 cm).黑色穴盘育苗的根系活力[79.690±13.092μg/(g·h)]和可溶性糖含量(57.32±4.91 mg/g)最高,抗性较强;可溶性蛋白含量在4种育苗方式中差异不显著(P>0.05);光合色素含量表现为传统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黑色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育苗.[结论]在4种育苗方式中,传统育苗所得种苗植株高大,根系粗壮,适合于家种散户精耕细作.黑色穴盘育苗和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所得种苗均匀一致,高度适中,节水节肥,管理方便,适合于公司或企业进行工厂化和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丹参为试材,采用土培盆栽法,于第1茬花开前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丹参生理指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丹参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与胁迫时间呈极显著多项式关系。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且各指标均与胁迫时间呈负相关。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呈下降趋势,且各指标均与胁迫时间呈负相关,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高温(40℃)对丹参生理指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且各功能指标共同作用,以减轻植株所受伤害。  相似文献   
4.
为调整阿尔山市种植业结构,改造中低产田,促进高寒水稻生产发展,打造最北高寒矿泉水稻的生态农业,提高种植业效益,2016年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明水河地区开展了高寒矿泉水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a的试验,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是黑粳9号,平均估测产量为7 455.60kg·hm~(-2),第二是牡丹江23-3,平均估测产量为7 139.10kg·hm~(-2),第三是黑粳10号,平均估测产量为6 451.65kg·hm~(-2)。从田间表现来看,黑粳9号、黑粳10号成熟度好于牡丹江23-3。寒粳1号没有成熟,建议继续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究五指山猪和杜洛克猪免疫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选择信号差异。本研究从海南国家级五指山猪保种场采集30头4月龄健康(10公,20母)五指山猪的耳组织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从NCBI数据库下载29头杜洛克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SRA:PRJNA378496);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59个样本WGS数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进行SNPs过滤,定位SNPs在基因组的位置,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基因型频率,并注释对应基因的功能;使用XP-CLR方法筛选五指山猪基因组受到强烈选择的区域,分析两个品种相关通路基因的功能差异。结果表明,五指山猪平均每个样本共筛选到36 961 902个SNPs位点,内含子区域分布最多,平均每个样本16 729 364个,约占45.26%,编码区(起始、终止密码子)平均有2 073个SNPs;五指山猪受选择的基因组区域主要集中在免疫、代谢和神经功能相关通路;免疫反应通路中,9个基因(TGFBR2、IL26、IL15、BMPR2、TNFSF15、TNFSF4、TNFSF8、ACKR4、TNFRSF11B)功能区域SNPs位点在五指山猪中只存在一种突变纯合基因型,而在杜洛克猪大部分个体中存在3种基因型(野生纯合基因型、杂合子、突变纯合基因型),其中野生纯合基因型比例最高;脂类代谢通路中,关键调节基因IRS2、PRKG1、ADCY5的基因型频率与免疫反应基因类似。在五指山猪中突变纯合基因型比例为100%,在杜洛克猪中野生纯合基因型所占比例为48%~93%(14/29-27/29)。本研究筛选出与五指山猪免疫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9个、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3个,发现五指山猪免疫、代谢和神经功能相关基因的受选择程度强于杜洛克猪,为揭示五指山猪特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威雷微胶囊水悬剂喷干法防治栗山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栗山天牛幼虫在干材里危害、隐藏性强、一般药物很难触及、防治非常困难等特点,在栗山天牛成虫羽化期,用触杀式威雷微胶囊水悬剂喷干灭虫,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1994年,吉林省日本松干蚧分布面积256.7hm^2,到2002年,分布面积达到10867.2hm^2,呈快速扩散蔓延趋势。日本松干阶主要治理对策是:在疫情发生区,以营林抚育、封山育林、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全力封锁控制疫情,严防继续扩散蔓延,努力减轻危害损失,对无防治前途的疫林进行有计划地砍伐更新;在疫情保护区,通过隔离带和检疫检查站建设,阻断日本松干蚧的自然和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SSCP技术,对五指山猪、海南地方猪2个品系(临高猪、屯昌猪)等猪种的IGFBP6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物P1和P2的PCR片断SSCP分析表现有多态性,且出现3种基因型。随后的测序结果表明,它们都在相应的区域存在着变异;引物P1在海南地方猪种大多表现BB基因型和以B等位基因为主,引物P2大多表现CC基因型和以C等位基因为主。SPSS软件分析五指山猪IGFBP6基因多态性与其3个生长阶段的关联程度,结果发现,引物P1 AA基因型和引物P2 DD基因型的猪个体在2月龄、8月龄、12月龄的生长体重高于其它基因型,但个体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对自行提取的16个湖南油茶籽样品和20家油茶籽油生产企业生产的油茶籽油进行了气相色谱法脂肪酸组成测定,并对掺入了不同比例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米糠油、棕榈油和油茶籽油组成的二元体系样品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通过分析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建立了快速、精准地检测油茶籽油中掺杂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油、菜籽油、米糠油、棕榈油含量的气相色谱油茶籽油掺假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烤烟K326种子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KB、R2A和TSA 4种培养基分离烟草品种K326种子中的可培养内生细菌,并选择其中的50株外观形态特征有显著差异的菌株进行了16S r DNA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烟草K326种子中携带有大量可培养内生细菌,培养获得菌落总数约为8.1×105cfu/g;主要分为假单胞菌属、寡养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贪铜菌属和杆菌属等5个属,其中优势内生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分别占菌种总数的34%、32%和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