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5篇
  81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产后两天内25℃保存的桑蚕卵为材料,精制酯酶A_4。将滞育卵中精制的酶液置5℃下冷藏,冷藏初期酶活性极低,大致在12~13日达最大值。以后迅速降低,体外保存的温度条件与酯酶A_4活性有关,较高的保存温度能促使酶活性峰提早出现:而低温保护能延缓酶的活化进程。酯酶A_4精制过程中,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将大部分物质分段与酶分离排除,在5℃条件下,酶活性峰出现以前的任何时候加入排除分段物质,都可以停止酶的活性化,只有当重新除去所加的排除分段物质时,酶的活性化进程才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2.
动物细胞遗传学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细胞遗传学在动物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主要以染色体为对象。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哺乳动物约4100多种,其中进行过染色体研究或核型分析的有1468种,我国已研究过的有242种。细胞遗传学在人类医学上的应用是众所周知的,在畜牧业上主要用于对种畜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消除对家畜繁殖性能有影响的畸变染色本,以染色体标记来识别家畜品种,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及遗传操作中的染色体工程。  相似文献   
3.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multiple rice cultivars, eighteen initially and eight cultivars later on, to suboptimal temperatures (ST)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laboratory and outdoo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reatment with ST decreased growth in different extents according to the cultivar and affected the PSII performance, determined by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fast‐transient test,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regardles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wo groups of cultivar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e of their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group of cultivars presenting higher growths displayed optimal JIP values, and higher instantaneous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i), due to a lower Gs under ST, unlike cultivars showing lower growth values, which presented worse JIP values and could not adjust their Gs and hence their WUEi. In this work, we detected at least two cultivars with superior tolerance to ST than the cold tolerant referent Koshihikari. These cultivars could be used as parents or tolerance donors in breeding for new crop varieties. On other hand,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data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and outdoor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most of the above mentioned parameters would be useful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of rice cultivars to ST outdoor.  相似文献   
4.
由于太阳辐射方向的时刻改变和太阳辐射能的不稳定性,导致碟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率始终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全天候自动跟踪方式,利用光照强度与光照强度阈值的差值作为跟踪方式切换的判据,不仅消除了程序跟踪造成的累积误差,而且避免了光电传感器在阴天或多云时无法工作的问题。为保证系统在任何天气情况下均可稳定运行,信息反馈元件增加了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倾角传感器。另外,在设计系统硬软件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一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
王家厂水库洪水实时预报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到流域降雨时空变化和流域地形、河道特征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应用新安江三水源产流模型、流域分散入流非线性汇流模型以及流域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模型,对王家厂流域洪水进行模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莒南县花生田利用生物食诱剂和性诱剂对常见夜蛾科害虫成虫进行虫情监测,并对食诱剂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效果进行研究。食诱剂和性诱剂监测结果表明,花生田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地老虎、小地老虎等夜蛾科害虫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出现在7月12日;性诱剂仅能诱捕到雄性成虫,食诱剂可同时诱捕到雌性和雄性成虫,其诱捕到的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地老虎雌雄比分别为1∶0.68、1∶5、1∶3和1∶1.4。食诱剂撒施、化学防治、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处理后第10天花生叶片受害率分别为9.51%、6.73%、6.24%,百株虫量较对照降低68.68%、76.39%、85.87%,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应用防控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7.
东省不同地区玉米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山东省玉米内生真菌的资源分布、群落组成及多样性,采用叶片组织分离法对山东省52个市县的玉米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技术进行内生真菌的种属鉴定,并分析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857株内生真菌,隶属25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菌株数量最多,为583株,占总菌株数的68.03%,其次为镰刀菌属Fusarium有71株,占总菌株数的8.28%;大部分地区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少数地区的优势属为镰刀菌属、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弯孢属Curvularia。不同地区的内生真菌定殖率变化很大,在12.50%~100.00%之间,平均定殖率为76.15%;陵城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74和0.97;莱芜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为2.22。山东省玉米内生真菌可以分为5个类群,其中黄河流域地区内生真菌定殖率相对较高。表明山东省玉米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不同地区间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山东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马铃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我国后,截至2019年9月17日,已经在全国25个省份查见。2019年9月,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秋马铃薯地块发现疑似该虫为害,经鉴定,确认为草地贪夜蛾,对被害地块情况、马铃薯被害状、被害率进行了调查及描述,为该虫在马铃薯上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威海双岛海域人工鱼礁区大型海藻夏季群落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13年6月和8月,采用潜水采样和录像的方法调查了威海双岛海域人工鱼礁区内礁石上附着的大型海藻,并分析了海藻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海藻9种,其中红藻门5种、褐藻门和绿藻门各2种.夏末和夏初的海藻群落相似度为20.35%,对相似性贡献最大的5种海藻分别为金膜藻(Chrysymenia wrightii)、日本异管藻(Hterosiphonia japonica)、扁江蓠(Gracilaria textorii)、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和孔石莼(Ulvapertusa).夏末的海藻生物量密度(243.83 g/m2)高于夏初(164.99 g/m2),但覆盖率由64.53%~91.20%降至52.53%~72.53%(威海圣鲲礁区除外),绝对优势种由夏初的日本异管藻演替为夏末的金膜藻.根据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结果,影响海藻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中,前3位分别为水温、盐度和水底照度;夏末,由于水体透明度较低(<2.0 m),光照条件可能成为海藻分布的限制因子.另外,夏末污损生物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藻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植被格局对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采用10,20,30 L/min 3种放水流量,对黄土区不同格局(裸坡、坡顶、坡中、坡底、条带)下的高陡边坡(32°,20 m×1 m)进行模拟放水试验,选取径流率、产沙率、减流效益、减沙效益等因子对堆积体坡面植被的控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放水流量下,条带、坡顶、坡中、坡底的平均径流率较裸坡分别减小57.33%,61.17%,41.62%,24.78%,平均产沙率较裸坡分别减小74.99%,61.10%,55.01%,46.43%,且径流率与产沙率的线性关系(R2=0.57~0.80,p<0.01)整体上弱于裸坡(R2=0.71,p<0.01)。不同植被格局中,条带及坡顶格局的减流效益分别是65.97%,60.52%,减沙效益分别为71.44%,57.22%,二者的控蚀效果远高于其他格局。产沙率与径流功率的线性相关性(R2=0.61~0.83,p<0.01)高于径流剪切力(R2=0.29~0.76,p<0.01),径流功率能更好地反映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