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法(预浓缩-GC-MS/FID)结合Dean Switch中心切割和冷柱箱技术,建立了测定环境空气中116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色谱程序升温、预浓缩系统一级冷阱、二级冷阱等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参数,评估了此条件下的方法稳定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程序升温为-20℃~240℃、一级冷阱解析温度为5℃及二级冷阱捕集温度为-50℃时测定效果最佳,116种VOCs在0.50~20.0 nmol·mo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4~0.9999;在5.00 nmol·mol-1加标浓度水平下重复进样6次,加标回收率为91.2%~1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12%。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环境空气中116种VOCs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2.19”沱江下游段三氯甲烷浓度异常事件为例,“污染物”为主线,通过对特征污染因子、污染源的锁定及污染物扩散状况的研判建立应急监测工作方案,确定主要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对三氯甲烷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三氯甲烷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步降低,监测到饮用水源地污染物持续未检出。各断面随污染团下移三氯甲烷污染物通量呈下降趋势。单一断面通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相邻断面通量浓度平稳下降,衰减力度逐渐放缓。通过一维河流水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合理。该实例可为相关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