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冬小麦产量遥感监测精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预测冬小麦产量,提高估产精度,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宏观调控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利用时间序列MODIS-NDVI数据,结合河南省17个地市的产量数据以及河南省的冬小麦遥感监测面积数据,运用实时NDVI与产量数据建立线性模型、两年差值NDVI与对应的差值产量建立线性模型两种方法对河南省冬小麦产量进行预估,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精度。【结果】(1)两年差值归一化植被指数(dNDVI)明显比实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更好地预估冬小麦产量。(2)实时NDVI预估单产产量相对误差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大部分在0.25以下,只有少数几个市(焦作、鹤壁、新乡、安阳)相对误差较高。(3)两年差值归一化植被指数(dNDVI)预估单产的整体误差均可以满足估产的要求,均在0.1以下。【结论】两年差值归一化植被指数(dNDVI)可以有效预测冬小麦产量,有利于提高估产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富平柿为研究对象,探究柿饼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通过采用全自动机械削皮代替手工削皮或半自动削皮、二氧化氯复合溶液护色代替传统硫熏、人工智能梯度干燥代替自然干燥及烘房烘烤、摇床振荡仿真人工揉捏代替手工揉捏、条件智能控制室内出霜代替自然悬挂出霜等方式,对柿饼加工过程中的易污染环节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通过的清洁化生产制作的富平柿饼,菌落总数减至800 CFU/g左右,大肠菌群数有效减少,生产周期缩短至10 d,有效解决了柿饼传统生产工艺耗时长、微生物污染严重等问题,基本实现了柿饼生产的清洁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裂叶荨麻提取物对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脂代谢的影响。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荨麻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0.5、1、2 g/kg)。各组小鼠灌胃给药35 d,期间测定小鼠的体重、饮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连续灌胃治疗35 d后,小鼠的体重下降、多饮多食症状得到改善,荨麻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FBG值分别下降了4.29、7.41、7.16 mmoL/L。与模型组相比,荨麻提取物各组小鼠TC值分别下降了1.17、0.76、1.77 mmoL/L,TG值分别下降了0.53、0.60、0.71 mmoL/L,LDL-C值分别下降了0.50、0.39、0.65 mmoL/L,HDL-C值分别升高了0.66、1.13、1.24 mmoL/L,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1)。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及高血脂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裂叶荨麻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裂叶荨麻根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0m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0.53mg/g;各萃取相总黄酮含量为乙酸乙酯相(70.62 mg/g)>正丁醇相(45.48 mg/g)>水相(18.76 mg/g)>石油醚相(10.23mg/g),抗氧化活性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裂叶荨麻根具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作用较好,为将裂叶荨麻开发为抗氧化食品及药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抗氧化活性,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设定葛根、枳椇子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以乙醇脱氢酶(A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指标确定葛根、枳椇子最优配比解酒组合物,以维生素C为对照,研究最优配比组合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含量为72.24mg/g;枳椇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15mg/g;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对ADH和SOD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当葛根和枳椇子配比为8∶2时,ADH和SOD活性最高;葛根、枳椇子组合物能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前两者IC50分别为0.038mg/mL、0.697mg/mL,总还原力最高为1.171。说明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最佳配比为8∶2,最优配比组合物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葛根、枳椇子组合用于解酒及抗氧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SPOT遥感数据的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和产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POT遥感数据进行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反演,建立最佳NDVI-LAI反演模型,同时结合不同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的时序变化规律,建立各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得到甘蔗叶面积指数LAI 产量最佳估产模型.在验证甘蔗叶面积指数LAI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反演的甘蔗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甘蔗单产估算.结果表明: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NDV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生育期二者的相关性最高,以二次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决定系数R2为0.8429.将遥感数据反演得到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代入甘蔗叶面积LAI-产量模型得到全县平均单产,与统计数据相比,相对误差仅为2.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估产效果,可以为甘蔗区域估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遥感调查中耕地解译面积精准核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扣除小地物和线状地物是提高遥感调查中耕地解译面积精度的重要手段。该文选择安徽省濉溪县为研究区,以高分1号16 m多光谱影像作为数据源,在解译耕地面积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与GIS空间运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线状地物进行扣除,采用布设抽样样方的方法对小地物进行扣除,对研究区耕地解译面积进行精准核算。结果表明:1)濉溪县解译耕地面积为1 320.64 km~2,广泛分布于全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四铺镇、百善镇、铁佛镇等地区,北部地区耕地分布相对较少;2)濉溪县共有45.14 km~2的线状地物被解译为耕地,占整个研究区耕地解译面积的3.42%;3)濉溪县小地物平均扣除系数为3.51%,遥感解译耕地面积中有44.77 km2的小地物被解译为耕地;4)扣除线状地物和小地物后,濉溪县耕地面积为1 230.73 km~2,全县解译耕地面积误差由6.57%降到0.68%,全部样方遥感解译平均误差的总体差异并不明显,单个样方在扣除小地物前后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可为提高耕地解译面积精度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完善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方法】对我国建设标准较高的高标准农田区上海市崇明县、江苏省东台市开展调查。调查采取当面座谈咨询技术人员及农户、实地考察和发放调查问卷3种方式进行。【结果】两个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主要是依据地方制定的标准,大部分指标均高出国家标准,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指标中尚存在诸如标准量化不够、标准设置欠妥、配套设施标准体现不足等。【结论】建议融合现有标准,明确标准定位;注重生态效益,增加考核范围;找准编制思路,创新标准内容;科学设计指标,因地制宜测算;融合现代科技,强化建管并重。  相似文献   
9.
县域尺度玉米产量信息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县级尺度作物产量信息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空间相关性.在确定合理采样数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研究样本的统计特征,获得传统方法估计的总体产量信息分布概况,利用地统计学理论分析其空间变异性特征和克里格插值对作物产量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传统统计学分析表明,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空间变异系数均在10% ~ 100%之间,属于中等变异性,而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最佳半方差函数拟合发现,县域尺度上的玉米产量信息表现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说明产量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其结构性因素决定的,随机性因素对该尺度下的变量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小,且相关范围较大,在3 400 m左右.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产量分阶段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冬小麦估产的时效性和运行化问题,通过对河北省玉田县2007~2009年冬小麦的连续监测,在不同生育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对其产量构成三因子(穗数、粒数和粒质量)进行实地抽样测定,并结合冬小麦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生态特点,建立相应的分阶段单产预测模型。试验发现,单因子模型的应用,可使冬小麦估产的预报时间提前到抽穗期,其拟合精度可达到88%以上。双因子模型的应用可使预报时间提前到抽穗后期至灌浆期,模型拟合精度大于90%;结果表明,冬小麦分阶段预产模型可以作为县级区域农业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的基础,增强农业遥感监测产量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