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机收残膜混合物水洗清选装置残膜分离率较低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叶轮驱动式机收残膜水洗分选分离设备。介绍了整机基本机构和工作原理,探究了物料在液体流场中的迁移运动规律。为确定叶轮转速、射流管道水压和残膜破碎尺寸等因素对残膜分离率的影响,以三因素为自变量,残膜分离率为响应指标,建立了因变量和响应指标间的多元数学回归模型,并采用BBD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对残膜分离装置进行最优化参数探究。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叶轮转速842.93r/min、射流管道水压0.21MPa、残膜破碎尺寸45×72.33mm~2时,残膜分离率可达到最大值为79.39%。经台架试验验证,应用响应曲面法得到的模型和最优残膜分离率的参数是可行的,可为残膜分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过滤器是灌溉系统进行表面水处理的关键设备,其过滤性能直接影响灌溉系统的灌溉能力。为此,针对地表水处理过滤器的研究现状,在不影响过滤器过滤效率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自旋流刷洗式地表水处理过滤器,并提出了一种水力驱动代替传动电机驱动的立网刷洗式,能够提高防盗系数、安全系数,且能够降低成本。同时,详细介绍了过滤器自旋流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确定了自旋流泵具体结构参数和传动机构的结构。通过对过滤器过滤前后的水中杂质含量的对比,确定杂质处理效率,并应用Design expert进行数据分析,对设计数值进行优化,确定该过滤器的自旋流泵性能与杂质处理效果的最佳组合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收膜秆混合物因存在“打结”现象无法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分离回收再利用及地膜棉秆剪切特性相差较大等问题,选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探究膜秆混合物剪切特性,并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 8801)和单刀剪切刀具对膜秆混合物样品进行剪切试验。通过剪切试验研究棉秆主干部位、地膜包裹层数和加载速度对膜秆混合物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秆主干部位和地膜包裹层数两因素对膜秆混合物剪切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交互作用中,只有棉秆主干部位与地膜包裹层数的交互作用影响较为显著;当取样部位为棉秆主干底部,地膜包裹层数为8层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为4.25MPa。由方差分析可知:本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可靠,具有统计意义,可为膜秆混合物剪切设备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残膜回收机作业后的膜杂混合物因地膜与棉秆缠绕打结严重,含杂率高,造成回收后的地膜再利用率低和环境二次污染。该研究在分析物料属性和水洗分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液相水为介质实现固相地膜和固相杂质分离方案,在二维平面内以地膜与棉秆驰豫时间差和最大垂向位移差为响应指标,录像分析为载体,在自制的地膜与棉秆悬浮水力特性试验台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外部流场和地膜与棉秆物料属性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指标之间的多元拟合回归方程,获得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影响地膜与棉秆分离显著性因素为叶轮转速、地膜面积和棉秆长径比;最优参数组合为叶轮转速202r/min,地膜面积为1 271.4mm2,棉秆长径比为13,相对应的地膜与棉秆驰豫时间差和最大垂向位移差预测值分别为4.20 s和22.1 cm,最优组合参数试验下的平均值分别为4.34 s和21.2 cm,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23%和4.25%,寻优参数可信。试验录像分析表明,地膜与棉秆沉降聚集行为是水平稳定取向姿态和竖直运动取向姿态相互转换的过程,且运动轨迹都是以叶轮轴为中心的一组同心圆;相较于棉秆,地膜对水介质作用力响应周期更长,且在三维空间内有明显翻转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膜杂分离技术的改进和机械装置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亦可为秸秆粉碎和薄膜撕碎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从回收地膜中分离的棉秆利用率低、处理不合理,以及现有的粉碎还田机大多存在粉碎不彻底、刀具易磨损等问题,设计了机收棉秆切割装置,介绍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探究了不同切割方式对物料粉碎效果的影响.为确定动刀把数、输送辊线速度、动刀主轴转速等因素对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影响,以三因素为自变量、粉碎长度合格率为响应指标,建立了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