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叶片不等间距排布对串并联离心泵压力脉动的影响,基于转子自动平衡理论建立5种不等距叶轮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案下该泵的性能及压力脉动特性,以提高串并联离心泵的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并联或串联运行时,在较小的最小角间距θmin时,扬程和效率都有所下降,在最小角间距为56°或58°时,相比于叶片等间距(原始模型)布置时效率有所增大,其中效率的最大值都出现于最小角间距为56°时;不等距方案在435 Hz即1.5倍叶频处出现了新的脉动能量幅值,该能量幅值随着最小角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改善了脉动能量的集中分布;通过对蜗壳周向监测点压力脉动及主频脉动能量幅值的对比,在最小角间距为 56°时压力脉动幅值分布更均匀稳定,能量分布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
离心泵叶轮进口处回流会降低泵的效率,破坏离心泵运行稳定性。为探求前置叶片式叶轮对离心泵叶轮进口涡量,湍动能,进口回流量及压力脉动的影响,提出了3种叶轮型式:基础叶轮不做改变(方案一),叶轮前盖板处增置直叶片(方案二),叶轮前盖板处增置圆柱形叶片(方案三)。在此基础上结合SST湍流模型对三种叶轮型式的离心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和方案三的扬程和效率在各个工况点都有所提高,口环处回流量降低;方案二叶轮进口附近的涡量区域和叶轮内部湍动能最小,其次为方案三;方案二与方案三在蜗壳内部及叶轮进口处的压力脉动系数基本相同,且均明显小于方案一,说明前置叶片式叶轮可以提高离心泵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