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国际水产品市场法规新趋势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关食品的可追溯性来自消费者、业者以及立法者三方面对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呈现全球化的趋势,欧盟即将推行关于水产品的全链可追溯性法律法规(EC,178/2002)。美国关于原料标签法于2003年9月30日生效,根据这一法规,水产品零售商必须提供详细的原料信息,诸如原产国、生产方法等。很多现行的欧盟法规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对水产品可追溯性的要求,涉及到产品责任与产品安全、水产品贸易、渔业管理、食品标签以及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与福利等相关法规。依据欧盟法规178/2002/EC,该法规把食品安全的要求贯彻到整个食品生产流通链的各个环节当…  相似文献   
2.
陕西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建立于1957年,三十多年来,苗木远销湖北、四川、甘肃、河南和陕西各地,深受广大果农的好评。1983年,该场在地区灌溉试验站的协助下,共同投资2万元,建成了固定式喷灌工程,从此结束了25年不灌或挑灌的历史。通过4年的使用来看,不但柑桔产量大幅度提高,苗木长势也很旺盛。喷灌的主要优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动物福利和人类福利的关联性为出发点,探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潜在升级驱动力,目标是探索从终端品质倒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从量到质升级的切实可行性。本文以养殖鱼类为焦点,从动物福利视角探索我国水产品形象与品质的提升空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回顾。第一,基于对陆生脊椎动物福利的五项自由原则和三大范畴的系统回顾,对比动物福利在家畜家禽业的研究发展历程,对鱼类福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了脉络梳理;第二,针对鱼类福利的量化评估问题,从生理应激、行为应激以及心理应激三大应激响应机制,对与鱼类福利评价体系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重点针对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三,针对养殖鱼类产业,重点对养殖过程、离水捕捞以及致死处置三个主要环节的鱼类福利特点及研究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分析指出我国渔后动物福利存在盲区,提出了品质易逝期动物福利方案的思路。提出基于品质易逝期动物福利原则以实现锁鲜调控的展望:①为最大限度保持原料天然属性,突破“活而不鲜”的困局;②为改变初级水产品销售现状,减少渔后损失实行渔后的产业化;③为降低水产品供应链碳排放;④为实现水产动物福利等,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范式。总之,科学解读渔后动物福利对于终端品质升级提供具有靶向性指导,同时通过优质产品形象为我国渔业产业赋予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4.
1 电力电缆(本文称电缆)故障原因及分类 1.1 电缆故障原因 (1)绝缘老化变质.电缆绝缘在运行中,长期承受电热、化学及机械作用,致使绝缘介质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绝缘水平下降.另外,电缆过热也会使电缆绝缘加速损坏.  相似文献   
5.
以北太平洋鱿鱼为原料,从擂溃工艺、弹性补强剂、品质改良剂以及加热方式对鱿鱼肌肉蛋白质凝胶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先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确定擂溃参数,淀粉、植物蛋白和水的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转谷氨酰胺酶、柠檬酸钠、多磷酸盐的添加量及加热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擂溃温度3 ℃,空溃5 min,盐溃10 min;添加8%植物蛋白,10%淀粉,20%水分,凝胶弹性较好.采用二段加热,柠檬酸钠、转谷氨酰胺酶、多磷酸盐的添加量分别为0.2%、0.2%、0.3%,鱼糜的凝胶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活品流通过程中虾夷扇贝风味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探索采捕后活品贝类品质的变化规律及评价体系,本研究以活品底播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闭壳肌的感官及理化特性,系统探讨了在活品流通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变化规律.根据产业现有的流通模式,建立湿运和干运2条模拟流通链进行为期7d的跟踪研究,通过感官及理化分析监测其风味品质的变化情况;感官监测的指标包含气味、滋味、后味、质地及色泽等5个方面,理化分析包括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关联物、糖原、状态指数CI、剪切力以及蒸煮损失率等指标;针对分析检测结果,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风味特征的变化规律,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2)对感官和理化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流通链初期,采捕后的剧烈胁迫导致风味品质短暂下降,感官分析出现了苦味、酸味等非愉悦描述词;流通链中期,逐渐适应并处于比较稳定的净化环境条件,风味品质得到恢复,风味特征主要体现在甜味、鲜味、海鲜味等愉悦描述词方面;流通链后期,苦味及酸味等非愉悦描述词再次出现.理化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活品流通过程中扇贝的生命状态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对比干运与湿运,无论是感官品质还是生命状态,均发现干运在较短期运输(≤2d)时优于湿运,湿运则在较长运输期(≥3 d)时显现出一定优势.感官与理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关联的特征指标分别为,感官特征的甜(T-ST)、鲜(AT-UM)和奶香(O-DR),理化指标的Gly、Glu、Arg、ATP、AEC及CI,这些指标能够较客观地反映采捕后虾夷扇贝活品流通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差异,可为建立活品贝类流通过程的品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刚采捕的活品虾夷扇贝立即进行4℃冷却干藏,分别于0、48、72、96、120 h采5只样本,分离出横纹肌与平滑肌,测定其三磷酸腺苷及其关联化合物含量,同时测定贮藏0、48、120 h扇贝肌肉的蛋白溶解性,以探究肌肉蛋白溶解性与扇贝活品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冷却干藏期间扇贝活力呈下降趋势,三磷酸腺苷在贮藏120 h后几乎消耗殆尽,而蛋白溶解性在高离子浓度范围内有明显上升趋势,120 h后表现出最好的溶解性。此外,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受到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抑制时肌肉匀浆表现较好的溶解性,碎肉经漂洗处理会导致肌肉三磷酸腺苷含量下降,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升高。最后,对比肌肉均质前后三磷酸腺苷含量,发现均质处理导致肌肉三磷酸腺苷全部降解。虾夷扇贝闭壳肌蛋白质的溶出机制受三磷酸腺苷影响,对于捕后早期活力状态较好的扇贝,其三磷酸腺苷含量与蛋白溶解性的关联需要进一步系统探索。  相似文献   
8.
宋扬  张晴  周晏琳  刘慧慧  郑尧  田元勇  刘俊荣 《水产学报》2017,41(11):1798-1805
为探讨虾夷扇贝闭壳肌中横纹肌(ST)和平滑肌(SM)蛋白分布特征及理化性质差异。对肌肉组织进行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肌肉组织形态,SDS-PAGE分析蛋白组成,通过盐溶性和Ca~(2+)-ATPase对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横纹闭壳肌的肌纤维更粗,肌细胞间更致密;Myorod蛋白仅存在于平滑闭壳肌中,在横纹闭壳肌中不存在;副肌球蛋白在平滑闭壳肌中含量为31%,横纹肌中仅为11%。2种肌肉盐溶曲线也完全不同,在0.05~1.0 mol/L盐浓度范围内平滑肌的溶解性呈S型曲线上升,而横纹肌呈直线型上升,这种差异可能与副肌球蛋白含量有关。此外,平滑肌和横纹肌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最适温度分别为35和30°C,活化能分别为23.4和11.3 k J/mo L。  相似文献   
9.
利用pH调节法制备罗非鱼分离鱼蛋白.在临界pH条件下对罗非鱼肌肉蛋白进行处理得到肌肉溶解蛋白(Solution Muscle Protein,SMP),再利用等电点沉淀法对罗非鱼肌肉溶解蛋白进行分离得到肌肉分离蛋白(Isolated Muscle Protein,IMP),考查SMP的溶解率、黏度及IMP凝胶制品和常规中性漂洗(Conventional Wash)处理得到的蛋白凝胶制品的凝胶强度.以罗非鱼肌肉蛋白质在不同pH下的处理、转谷酰胺酶、食盐及凝胶化温度为因素,凝胶强度为目标参数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与常规中性漂洗法相比, pH调节法制备的罗非鱼分离鱼蛋白具有回收效果好、功能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鲜活底播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研究扇贝肠道菌群结构与其生长环境的相似性,并跟踪研究组成供应链的采捕、活水运输、中转、净化Ⅰ、净化Ⅱ及市场等6个环节的活品扇贝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规律。首先,在扇贝捕捞船现场采集扇贝、海水以及海底沉积物,随后继续对活水运输、中转、净化Ⅰ、净化II及市场等环节跟踪采集扇贝肠道样品;利用基于16S rDNA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技术对扇贝肠道菌群、沉积物及海水进行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分析结明,从即捕扇贝肠道、沉积物及海水中分别获得12、18及20个扩增条带,其中,三者具有9条相同的条带;其余包括活水运输、中转、净化Ⅰ、净化Ⅱ及市场等5个环节的条带数依次为14、16、13、9、22。相似性分析表明,即捕扇贝肠道与海水及沉积物之间菌群组成相似性系数(戴斯系数)分别为66.6%和62.5%;由采捕到市场6环节之间虾夷扇贝肠道菌群相似性系数依次为64.0%、73.3%、69.0%、63.6%及32.3%。采捕后至净化池以及净化后至市场均发生菌群条带的增加,表明采捕后流通环境的改变对扇贝肠道菌群结构有影响;净化处理具有有效的减菌效果;现有捕后处置方式即从采捕至净化Ⅱ,活品扇贝处于比较稳定的胁迫状态,而净化后的产品至消费市场环节的胁迫压力明显,即该零售终端环节对活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