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产茶历史悠久,但到1949年茶园面积只有50万亩,产茶不足一万吨。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扩大出口、保证边销,适当安排内销的产销政策指导下,我省茶叶产销逐年上升。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年产茶突破5万吨,以后年年增产。  相似文献   
2.
传统茶叶加工方式的杀青、做形和干燥这三个基本步骤始终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高温容易降低茶鲜叶色、香、味等品质因子,尤其是长时间的高温还容易破坏茶叶中的可溶性内含物(如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降低这些有益成分的含量。本文在对传统茶叶加工方法,尤其是茶叶机加工方法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茶叶急冷加工技术,同时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关键工序专用设备和该设备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3.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降低含杂率的技术改进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降低整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含杂率,满足糖厂对原料蔗的进厂要求,该文对SJ-1600型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剥叶、断尾等装置进行了改进,在原机型尾部增加蔗叶分离装置。按照改进技术加工出样机,并对其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时输送轮转速280?r/min,剥叶轮转速为750?r/min时剥叶效果最佳;改进后含杂率为4.0%,比改进前降低了3.2%,满足糖厂对原料蔗的进厂要求。该文为整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的机械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整杆式甘蔗收获机含杂率的原因及现状,从整杆式甘蔗收获机作业过程的切尾、切割、输送、剥叶、断尾等工序出发,介绍了降低整杆式甘蔗收获机含杂率的各工序主要技术途径和甘蔗种植农艺.  相似文献   
5.
1.分级红茶初制技术的关键是;萎凋适度,映叶(萎凋叶)筛分,揉捻充足,筛分复揉,发酵充分,高温薄摊,快速干燥。2.为了提高生产碎茶的此重,与技术改革的同时,还应适当地改变揉茶机的稜骨和添设揉切机(C.T.C.)的装置。3.分级红茶初制技术的关键,也适用于工夫红茶,并可显著提高品质。即采用“四改二筛”的办法。四改是:改重萎凋为适度萎凋,改不充分揉捻为充分揉捻,改嫩发酵为适度发酵,改低温烘茶为高温薄摊,快速干燥。二筛是:萎凋叶筛分,分开揉捻;揉捻叶解块筛分,筛面复揉。4.我国茶叶品质提高的潜力是极其巨大的。过去有“湖红无好茶”的传统观念。这次试制安化分级红茶,虽然是以2级3等鲜叶原料,但成茶已达国际水平,这充分证明了湖南茶叶的品质绝不是一般所想象的那样低劣。问题在于技术上还存在有保守思想,试验的事实说明:我们只要能够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敢想敢作是完全可以改变原来面貌的。  相似文献   
6.
名优绿茶加工多采用高温杀青、摊凉,然后在高温下继续做形的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及多年来的制茶经验,笔者发现在杀青后适度冷却处理,有利于较大幅度地改善茶叶品质。本文对这种茶叶加工中的冷却技术及其设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杀青或做形后进行冷却处理,茶样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传统制法样品有明显提高,且感官品质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阶段茶园管理的要求,设计出一种适用于茶园管理机全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底盘.所提供的液压接口可安装深耕、中耕、施肥、喷药、修剪等机具.经过试验,该液压系统工作状况良好,性能稳定,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达到方便实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茶叶生产情况 茶是当今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一,全世界有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之一,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近几年来我国茶叶产量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传统茶叶理条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新型理条机的开发思路、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和创新点,这一新型茶叶理条机的研究与开发为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现有扁形茶制茶机模仿手工作业、不能保证作业质量等存在的问题,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机械化技术、步进运动技术和在线检测等技术,研究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扁形茶制茶机,打破了传统的扁形茶制茶作业方式,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作业生产率和作业质量,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