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混合器式液化石油气小型发动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汽油机改装的液化石油气发动机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混合器形式对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的结论,优先出既便于控制又有利于动力性发挥的等比例混合器;台架实验表明,通过对压缩比的匹配调整的空燃比的合理控制,汽油机改装的液化石油气发动机不用后处理技术就能满足排放法规和噪声法规,其动力性仅下降4%左右。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然吸气直喷式柴油机,试验研究了喷油嘴压力室容积、喷油压力、喷孔直径、喷孔锥角、喷油提前角和空燃比等对HC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少喷油嘴压力室容积,提高喷油压力,减小喷孔直径,适当加大喷孔锥我和小负荷时喷油提前角域可大幅度降低柴油机HC排放。  相似文献   
3.
车用柴油机复合增压系统的模拟计算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一维波动模型对一台车用6缸直喷式柴油机采用脉冲谐振废气涡轮复合增压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模型预测的进气压力波与实测压力波十分吻合,分析了谐振系统结构参数对进气压力波及充量系数的影响,发现对于一定的发动机转速,充量系数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谐振管长度比压力波幅值达到最大时对应的长度小0.15 ̄0.25m。参数优化的谐振进气系统的最大充量系数比不用谐振时提高6%左右。  相似文献   
4.
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柴油/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具有双喷射系统的压燃式发动机中,用一个喷射系统喷射乙醇(C2H5OH)作为主要燃料,另一个喷射柴油作为引燃燃料,进行不同负荷下的性能和排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柴油引燃的压燃式乙醇发动机与原柴油机相比,烟度最大可下降56%,NOx排放量可下降50%~68%,但CO和THC排放量上升较多。  相似文献   
5.
根据乙醇氧化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机理,在零维模型基础上建立了HCCI燃烧模型。采用能够自动调节步长的Gear算法求解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问题,在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上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对转速、EGR(排气再循环)率等因素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乙醇HCCI燃烧过程的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可变进气涡流机构改善柴油机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采用副进气道可变进气涡流机构,并在不同进气涡流下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分析了涡流强度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高,低速区的最佳进气涡流强是不同的。在低速大负荷区适当提高进气涡流强度,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在高速区降低进气涡流强度,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均有明显改善,副进气道可变进气涡机构可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进气涡流强度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7.
袋式采样系统测量柴油机变工况下的微粒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设计的柴油机排气微粒袋式采样系统,试验研究了6110型柴油机的微粒排放。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工况下,袋式采样系统和分流稀释部分采样系统对柴油机排气微粒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袋式采样系统可以实现分流稀释部分采样系统难以实现的变工况下排气微粒的测量。对于柴油机恒转速增扭矩的变工况过程,随着扭矩变化率的增大,微粒排放量逐渐增加,并且转速越低,扭矩变化率对微粒排放量的影响越大,使微粒排放增  相似文献   
8.
燃油系统参数对直喷式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然吸气式车用6110型直喷柴油机,研究了喷油压力,喷油嘴类型,喷油嘴孔径和喷油嘴孔数对直喷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喷油压力,采用VCO多孔数小孔喷油嘴更有利于6110型柴油机在动力性,经济性不恶化情况下满足欧洲I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9.
用自选设计的喷气式可变涡流进气系统改变车用柴油机气缸内的涡流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工竞下缸内涡流对微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工况需要调整气缸内涡流水平是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有效手段。中速况气缸内形成的挤气涡流和膨胀涡流基本可以满足燃料燃烧的需求,涡流强度在范围内的变化对降低柴油机排气微粒贡献不大。提高低束负荷工况螺旋进气道形成的相对较低的涡流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量,使微粒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其中干烟排放量的降低。降低高速工况螺旋进气道形成的相对过主的涡流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量,微粒中可溶性有机成分的降低是导致微粒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将小型汽油机改造为两用燃料发动机使用的一体式比例混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台架试验表明,应用新研制的混合器使两用燃料发动机在使用汽油燃料时发动机的性能与原机一致;使用LPG燃料时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相当,经济性明显改善,HC和CO排放大幅度降低,但稳态NOx排放恶化。怠速排放优于北京市地方排放法规的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